第五百五十章 差別在火候(1 / 2)

老先生一句話,周圍大笑了起來,都明白這趙老六是裝蒜呢,什麼羊癲瘋,是怕剁手砸飯碗,裝的,就連北派的廚子都不屑他這種行徑,紛紛別開臉不想承認這種無恥之人是他們北派的廚子。

梅先生嗬嗬笑了兩聲:“梁大人,剛生死文書可是你我做的證人,若是有人賴賬,不說梁大人,就是老夫可也丟不起這個人呢。”

梁子生目光沉沉的看向趙老六:“你倒是認輸還是比,痛快點兒,剛非要立下生死文書的可是你,有本官跟梅先生在這兒,你還想賴賬不成。”

趙老六臉色灰白,卻忽指著曉青道:“這丫頭分明就是北派的廚子,硬裝成南派的來陰俺的,俺就不信她一個南派廚子能把北菜做的這般地道。”

狗子氣的直跳腳:“你,還真不要臉,這種話都說的出來。”

錢弘站出來:“這位姑娘的確是南派的廚子,剛我說她是鄭老爺子的親傳弟子,各位不信,且看姑娘手裏的這把刀,正是鄭老爺子的廚刀,當年老爺子隨皇上南下,在下跟馮老弟有幸獲招進行苑為萬歲爺烹製我們兩家的招牌菜,曾見過鄭老爺子使這把刀,刀盒上刻的正是咱們廚子的老祖宗,你們若不信可問安姑娘?”

梁子生一臉震驚的看向曉青:“姑娘真是鄭禦廚的徒弟?”

曉青根本也沒想過瞞著此事,點點頭:“曉青正是師傅的關門弟子,這廚刀便是他老人家親手傳給我的。”

說著,看向四周的廚子:“諸位大概都覺得師傅是南派的廚子,可在師傅心裏,卻從未有南北之分,師傅總說天下廚子是一家,南菜北菜不過是地域不同,食材不同,技法不同罷了,依著本心,烹製出佳肴以享食客,這是咱們廚子的本份,何有南北之分,更何況,南菜北菜雖有不同,卻也彼此相通,就如今天第一道布袋雞,是聚豐樓的招牌,是北菜,南菜裏卻也有一道三套鴨,野鴨套家鴨,家鴨套鴿子,都需整鴨脫骨,方能做成此菜,還有一個套四寶,是河南菜,又該算南菜還是北菜,曉青還聽師傅說過,西域那邊兒還有一道套八寶,最外頭一層是駱駝,同一種技法衍生出這麼多菜,又如何說得清是南是北呢,正因為廚行的那些前輩們不分南北,互通有無,才有如今的南北佳肴。”

曉青話音剛落,忽聽一個北派的廚子嚷嚷了一句:“可當年鄭老爺子當禦廚的時候,俺們北派的廚子可不如你們南派,就連館子裏的東家,都不想雇傭俺們北派的廚子,喜歡用南派的,說南派的菜精雅細致,把我們北派的廚子說的一無是處,若不是鄭老爺子五年前敗給了我們北派的廚子,如今我們北派怕也跟南派的處境一樣,姑娘的廚藝精湛,在下佩服,卻這南北之爭由來已久,又豈是姑娘三言兩語就能說開的。”

曉青看了他一眼:“你說的是,師傅常為此自責,師傅並不覺得自己是南派的廚子,師傅常說,一個真正的廚子,不管南北東西,哪怕最家常的菜肴,都能烹製出地道的味道來,所以,師傅並不隻會南菜,北菜一樣擅長,他老人家更是說過,北菜之所以漸漸沒落是因為固步自封,很多廚子教徒弟,總會留一手的心態,讓北菜許多絕活跟精妙技法,漸漸失傳,就拿這道烏魚湯來說,都知道是北菜第一名湯,可有幾個能做,會做,敢伸手做?”

說著,看向剛撒賴的那個小子:“若北派的的廚子都這小家夥一樣,或許今天勝的就不是曉青了。都知道南菜的什錦豆腐羹是一道有名的刀工菜,卻不知北菜也有一道溫熗鱖魚片和熗拌藕絲,鱖魚剔骨後再一刀精準去皮,整皮不破,取肉切成薄片,需薄如蟬翼。熗拌藕絲,藕絲切的細如發絲,每根絲都能穿過針眼。這般刀工怎會比什錦豆腐羹差,便師傅都說,若論絕活與難度,北菜當屬天下第一,隻不過如今許多絕活都失傳了,這是咱們廚行最大損失,咱們廚子憑的就是手藝,若是手藝都沒了,還剩下什麼。”

忽一個人道:“那姑娘算是北派還是南派?”

一句話眾皆嘩然,曉青卻笑了,看了看四周斬釘截鐵的道:“曉青是個廚子,此生唯一的期望就是用手中這把廚刀,做出讓食客滿意的菜肴,不論南北蓮君。”

孫先生湊到梅先生耳邊低聲道:“這丫頭你是從哪兒找來的,這份手藝,這份大氣,這份機智,這份聰明,倒不知世上還有如此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