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早上吃什麼啊?”
“豆汁兒,油條,包子,還有你喜歡吃的炒肝兒。”
“這麼講究啊,我有口福了。”
李孝珍走出臥室,笑著問道:“小五,你覺得在香港吃得好,還是在家吃得香?”
“在香港吃得好,在家也吃得香。”
過了一會兒,李建華喝了一口豆汁兒,滿意地點點頭。
李孝珍咬了一口油條,一邊咀嚼著,一邊問道:“小五,我聽說,其他地方很少有人喝豆汁兒,在香港,喝不到豆汁兒吧?”
“喝不到。”李建華答道,“香港那邊有豆奶,味道和京城的豆汁兒相差很大。”
宋秋菊問道:“你在香港喝豆奶喝的慣嗎?”
“喝的慣。其實,也沒喝過幾次,一般都喝牛奶。”
李孝珍問道:“外公家,早上不吃稀飯?”
“有時也吃稀飯。”
吃過早餐後,李寶農和宋秋菊並沒有急著去上班,待在家裏陪幼子聊天。
等上班時間快到了,李寶農和宋秋菊夫婦倆才急匆匆地出門。
“今天中午,你回家吃午飯嗎?”李孝珍問道。
“呃——”李建華沉吟片刻,“暫時還不知道,可能會請同事吃飯,也可能會回來。”
李孝珍又問道:“你給幾位同事準備了禮物呢?”
昨天,李孝珍在李建華的行李箱裏看到了不少電子表和鋼筆,詢問得知都是用來送人的。
“二三十個。”
“就送鋼筆和電子表?”
“就送?”李建華苦笑了起來,“還不夠啊,你覺得我該送什麼?”
“我不知道,我又沒送過禮。”
“你同學考上大學,請你去喝酒,你不送禮啊?”
“沒送過。我現在又不賺錢,加上其他同學都不送禮,我送什麼禮啊,再說了,我請同學來我們家喝酒之前就說了,讓他們別買禮物。”
“夠實誠的啊!”
“你心裏覺得我缺心眼吧?!”
“沒,我絕對沒有這麼想。”李建華笑著搖搖頭。
姐弟倆對視了幾眼,李孝珍說道:“你在香港期間,不少人拿錢到我們家裏兌換外彙券。”
“你不說,我也知道,用外彙券可以買緊俏貨,很多人都需要外彙券。”李建華停頓了一下,問道,“現在兌換比例是多少?”
“一般一比一點二,一元外彙券兌換一點二元。親戚朋友過來兌換,就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兌換……你說是不是虧死了?”
“現在我們家生活條件最好,而大部分親朋好友家裏還很拮據,能幫一點,就幫一點吧。”
“有些人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們吃虧幫了他們,他們反而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說起此事,我就來氣,有幾個人換了很多外彙券,他們拿外彙券回去,肯定不是自己用,拿去和別人換人民幣,賺差價,太……太卑鄙了。”
李建華不以為然地笑了笑,問道:“這些話,你和爸媽說過嗎?”
“沒!”李孝珍苦笑了起來,“爸媽又不傻,他們比我看得透,寧願自己吃虧,也不願意讓親戚朋友說我們家的壞話。”
“家裏的外彙券快用完了吧?”
“具體用了多少,我也不太清楚。前陣子,我天天在外麵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