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第二百四十五章 肅清行動(1 / 2)

一個月後,程衍忽然宣布由程純晏來繼承皇位,而他由於身體不適,與竹夫人一起搬去了楚雲山行宮頤養天年,再不過問朝中的事情。

曾經的皇後如今變成了楊太妃,而所謂的太妃也隻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她的餘生也隻能在自己的寢宮度過。

袁貴妃如今成了太後,似乎什麼也沒有做過的她,最後卻成了後宮的女人之中最大的贏家。

新帝登基,朝中人員自然要有一番大的變動,曾經跟隨三皇子的人如今都得到了重用,但楊垂忠在朝廷這麼多年的積累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除掉的。

楊垂忠雖然已經倒台,但他曾經的黨羽並沒有清除幹淨,雖說如今他們沒了依靠,恐怕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但這始終是程純晏的一個心結。

登基儀式舉行完畢之後,朝中那些過去沒有站在三皇子一邊的大臣人人自危,有幾個受不了壓力的,甚至主動辭了官,告老還鄉去了。

短暫的寧靜過後,眾人擔心已久的風波終於掀了起來。

楊垂忠過去的得力助手,樞密使戴從革首先被卷入了巨浪之中。一紙奏疏,參的是他貪贓枉法,以及暗中協助楊垂忠謀反的罪名。且不說這罪名是真是假,即便是假的,這卻也是楊垂忠曾經最擅長用的法子,便是無中生有。

案子一經曝出,程純晏便雷厲風行地把戴從革辦了。程衍當初判決楊垂忠的時候,尚且顧念他為官多年的情分,沒有將他的家人一並處死。但程純晏卻是個做事情手段更決絕的人,為了免除後患,他甚至誅了戴從革的九族,依次作為警醒,提醒其他官員不要對他有二心。

對於他的做法,林熙並不認同,畢竟戴從革從前雖是楊垂忠的部下,也不過是與他們道不同罷了,如今楊垂忠已死,他的餘黨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即便真的不能容忍他們,大不了罷免了官職便是了,實在用不著如此狠辣的手段。

因此,林熙特地為此事與程純晏爭辯了起來,把他的想法告訴了程純晏。

誰知程純晏並不認同他的看法,而是說道:“楊垂忠雖然死了,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畢竟曾經權傾朝野,那些勢力若不徹底清楚,你讓我這個皇帝當的如何安心?”

林熙說道:“這個我自然明白,若真的不放心留他在朝廷,罷免了他的官職,逐出京城便是,何苦如此趕盡殺絕?”

程純晏冷笑道:“趕盡殺絕?這叫做斬草除根。另一方麵,我這樣做,也是為了提醒朝中的其他大臣,不要試圖有什麼不該有的心思,否則,這便是他們的下場。”

林熙搖了搖頭,歎道:“皇上有所不知,如今出了這一樁事,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如此人心不穩,對於初登帝位的你,也不是什麼好事。更何況,才一登基,便雷厲風行地滅了前朝大臣滿門,如此一來,難免不會給人留下個暴君的印象。”

聽到暴君兒子,程純晏的目光冷了下來,說道:“你說什麼?”

林熙一驚,那目光中的森冷寒意,讓他覺得如此陌生,此時他方才清晰地感覺到,眼前的這個人已經不再是他從前的那個好朋友程純晏了,而是如今的皇帝,九五至尊,就算是他,說話也要注意些了,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暢所欲言了。

“臣……罪該萬死。”林熙的心中十分不舒服,卻不得不以一個臣子的身份,低頭說道。

“熙,你是朕最好的朋友,從前是,現在也一樣。因此,朕希望你能站在朕這一邊,相信朕的判斷,而不是與那些庸碌之輩一樣,誤解朕的心意。”程純晏緩和了神色說道。

盡管他這樣說著,但林熙也清楚,他與他不可能再恢複到從前那樣的關係了,如今君臣有別,作為臣子,他又怎麼能反駁君王的話呢?

“是,臣……明白了。隻是臣仍是希望皇上能夠三思而後行,施行仁德之舉,方是長久之計。”林熙最後仍是堅持說出了自己的真心,隨後便向程純晏告辭離去了。

程純晏的神色一直不冷不熱的,對於林熙的說辭也是不置可否的態度,似乎並沒有放在心上。

回到侯府,林熙找到穆燕兒,憂心忡忡地對她說道:“皇上雖然登基不久,但是我總覺得,他已經完全變了一個人。”

穆燕兒愣了一下,隨即一想便明白發生了什麼事,笑著說道:“你與他相識這麼多年,還不清楚他是什麼樣的人嗎?我許久以前就說過,他與大皇子相比,可以說是兩個極端,大皇子溫和善良,但卻太過心軟,難以堪當一國之君的大任,而三皇子……不,皇上,他的心誌足夠堅毅,該狠心的時候也絕不手軟,由他來做這天下之主,較之大皇子要合適的多。但是他的手段又太過狠辣,這些手段若是運用得當,自然有震懾人心之效,但若是過了火,怕是就要失了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