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璞朔(1 / 2)

西梁上京近日來人流量劇增,一年一度的祀花節即將要盛大開幕了,上至西梁皇室下至平民百姓對此無不重視。

西梁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每一戶家有女子已年滿十六未曾婚配就要在家門口掛上彩燈,意思就是說可以允許有誌青年上門提親,哪怕是貧窮的人家,父母親也要親自為女兒紮一個彩燈,這個彩燈寓意祝福。

孟漓這幾日是坐立不安,想著祀花節將至,不知道孟汜是否回到臨清寺了。她與姐姐一直是單向聯係,隻有姐姐對她傳遞消息,而她卻不能主動與姐姐有所聯係,否則會給姐姐帶去危險。

她心情異常煩躁的時候,燕今卻給她帶來了一個可以轉移注意力的好消息。

劉夫人知道了孟霖森身邊的小丫頭偷偷接濟孟渙的事,現在在宮裏毒打那個小丫頭,孟霖森氣不忿上前阻擋,脖子挨了一鞭子。

孟漓聽到孟霖森生生挨了一鞭子,心是在滴血的,可是她隻能發狠地握緊拳頭讓指甲陷進自己的掌心肉裏,借這種疼痛來緩解心裏的難受。這些都是她算計好的,可是事情真的發生了,她卻還是難以接受。

“奴婢需不需要送點藥過去?”燕今瞧著自家主子聽到後臉色都變了。

“不許送。”孟漓咬牙切齒地閉上了眼,“這是我和森弟都得受的痛。”

“今日,貞賀長公主進宮與國君商量祀花節祭祀的地方了。”

“如何了?”孟漓急切地想要知道結果。

燕今給她遞了一杯茶道:“貞賀長公主已經在乾坤殿待了兩個多時辰了,情況不是很明朗。”

孟漓取過杯子後聽到這話又把茶杯放到了一旁思慮起來,她現在又不能貿然前去,她在父皇麵前如果不是因為太後,怕是連看她一眼都懶得看。

可是有一個人與她不同,就是北宸貴妃的女兒——玓瓅(dili)公主孟箴,通過封號就可以看出父皇對她的重視,玓瓅有珠光閃耀之意,由於北宸貴妃是父皇最心愛的女子,對她所出的孩子自然是如珠如寶,而且孟箴是生得花容月貌,年滿十五就已有傾國之姿,不過自幼被父皇嬌寵過度,在宮裏她敢稱蠻橫任性第一,無人敢與她爭鋒。

孟漓不由得想起年幼時宮人們的傳言,當年蘇皇後與北宸貴妃同日生產,國君在北宸貴妃門前苦苦等待,絲毫不管蘇皇後同為生產的女子,當時宮裏頂尖的太醫都到北宸貴妃的明月宮候著,而皇後這邊隻有兩個醫女和幾個之前就準備好的產婆。蘇皇後九死一生地先生下嫡出公主孟汜,國君得到消息沒有任何喜悅之情隻是隨手吩咐身邊伺候的洪大監讓內總司準備賞賜之事,而後親自抱著剛剛出生的孟箴為她擬了‘玓瓅’這個封號,‘玓瓅’與‘嫡立’同音,可見國君對這個女兒的寵愛。

後來這件事還在朝堂上引起軒然大波,蘇皇後的母家城陽侯府覺得這是不顧宗族禮法,也有諫官上言,百官附議,這無疑是讓國君有些下不來台,後來還是太後親自為孟汜擬封號——璞朔才勉強停息了這場風波。

孟汜與孟箴同年同月同日生卻有不同的命運,一個高高在上享盡榮華富貴,一個卻曆盡人世滄桑。皇室中人的出生就和權勢政局緊密相連,就像是他們骨子裏與生俱來舍不去的一種毒,除不盡割不斷隻能任由毒入骨髓迷失本心。

“公主,公主?”燕今的呼喚聲把孟漓突然拉回了現實,“貞賀長公主已經出了乾坤殿了,正在往太後娘娘那去。”

“去取本宮前日抄寫的《心經》來,本宮要去向皇祖母問安。”孟漓必須去套套貞賀長公主的口風。

還未進到安祥宮的裏麵,就已經聽到皇祖母爽朗的笑聲,貞賀這個姑母很會說話討皇祖母的心。

“哎呀,哀家的漓丫頭來了。”太後看見她已經走進殿內大喜道。

“漓兒見過皇祖母,皇祖母萬福。”孟漓規矩地向太後行禮道:“前些日子漓兒手抄了一本《心經》,想著送給皇祖母。”

“起來起來,能讓你這丫頭靜下心給哀家抄寫《心經》那真是難得啊。”太後讓珂嬤嬤把《心經》取了過來,“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說吧,你又想在哀家這訛什麼啊?趁哀家今天心情好。”

孟漓起身的時候有意無意地與貞賀長公主對視了兩眼後答道:“皇祖母,你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這丫頭居然把自己比作君子,別讓你姑母笑話你了。”太後又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