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女人?女博?謝謝!
傳說中的“絕配”
霞仙子衣袂飄飄,牽著一頭在網上被廣泛討論物種①的坐騎,來到盤絲洞前(當然那時還叫做水簾洞)。忽見一個神情恍惚,年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奇異人士坐在地上,茫然四顧。
“女人?”那人猶豫,審視自己胸`前懸掛的鬥大文憑。“女博?”“……”“謝謝!”仙子仿佛得著了答案,翩然走過……——引子“‘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昧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絕望的冬天;我們麵前應有盡有,我們麵前一無所有;我們都在直升天堂,我們都在直墮地獄。’以上這段出自老好狄更斯的名著《雙城記》,愛看《春秋》的香港個性演員黃秋生老兄在2003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晚會上的致辭也引用過這段經典開頭。然而推敲起來,顯然這段話與其說適合這個時代,倒不如更適合形容當代優秀女性所麵臨的獨特境遇。一方麵女性地位的飆升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但另一方麵這些優秀的女性都不約而同地麵臨了一個無比尷尬的處境——婚姻難覓。”
韓默的麵前,是顯示著這段話的電腦屏幕,右手邊胡亂丟棄著一個信封,乃是程曦剛給她從院裏帶來的一封晴川書院的博士錄取通知書。不過這封信根本就沒得到什麼重視。其實,韓默心裏清楚,考博比考碩容易得多:少了政治,英語又不是全國統考,專業課也更重視對於思維能力而不是知識的考查。像她和程曦這樣的在讀碩士來考本校本專業的博士,基本上隻要認真複習,分數過線是情理之中的,隻不過是公費和自費之別罷了。如今考到公費,學費免了,每月還有幾百大洋的補貼,也算是對得起自己那段複習的辛苦了。程曦這陣子作明清研究,熱愛擺皇帝譜。她看看電腦上的時間,跳起來道:“韓愛卿,已是午膳時分,擺駕禦膳房吧?”韓默把信封往抽屜裏一扔,就跟著禦駕親征的程曦去食堂打飯去也。
這個信封倒是在韓默的家中很造成了一點波動。從前韓默英明神武的老媽帶著還是碩士的韓默在街上“耀武揚威”地買菜的時候,得來的是一片讚譽之聲。但如今韓默成了博士,讚譽就有點變了味兒,“你女兒還讀啊?”“女孩讀這麼高?”“她還沒對象呢吧?”話裏話外都透著點憐憫的成分。韓默可愛的外婆就直接得多了。老太太解放前讀到小學二年級就輟了學,老覺得一個大學本科就等於古代的狀元,大過天了。從韓默上碩士那會就心裏不痛快,如今聽說外孫女兒又考上了什麼勞什子博士,還要再讀三年,淚汪汪地見人就說:“老師到現在還不讓她畢業呀。要讀博士啊,可憐哦……”韓默那叫一個絕倒。她後來跟程曦說,“要不是我心理素質強,非讓老太太氣背過去。”程曦倒好,當時就想買票上韓默家,看老太太那可愛萬分的抱怨,可見哲學人士思維之與眾不同。程曦是那種“人間處處有歡樂”的可人兒,因此人緣極好。韓默老懷疑是不是老天爺的造人流水線在程曦的製造過程中出了差錯,下料的時候多下了一人份的歡樂,不然這傻孩子幹嘛整天樂得跟中了八百萬似的。
在一般人眼裏,韓默和程曦這兩個朋友也就是傳說中的“絕配”了——程曦此人活潑開朗,豁達疏爽,反應奇快無比;韓默這廝看似漠然,骨子滿是冷幽默,天生一把清冷的好嗓音,所以說起笑話來對比強烈得無以複加,有一種獨特的幽默感。程曦對此崇拜得要死,直說要不是碰到韓默,定然無法想像小龍女說相聲是什麼感覺。兩個女人都是學富五車的文科博士,也算得勢均力敵。搭在一起,正巧一個發球,一個接球;一個逗哏,一個捧哏。兩人就算日常聊天,旁邊的同學也就像聽對口相聲一樣,笑得要死。其實要不是考博,這兩個後來被稱為絕配的人可能根本就不會有什麼交情。一是韓默是文學院的,程曦是哲學院的,從交際圈到學習的路線根本都沒什麼交集。二是程曦這人個性大咧咧的,走起路來形象又,讓本就不愛交際的韓默有點“敬而遠之”。所以兩人隻是彼此知道有這麼個人,盡管在同棟同層住著,天天打飯打水的看得臉熟,就硬是三年沒說過話。說起來晴川書院也算是國內一著名的重點大學,到晴川書院讀研的,原本都是天南地北的牛人,多少都有點端著,誰也不跟誰主動套瓷。因此有不少人都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錯過了不少珍貴的革命友誼。直到博士生英語考試那天,兩人幾乎同時提前交卷,所以同路回宿舍,可路上總不能就兩個人默默走吧,才打了個招呼,正式開聊。沒想到這一聊竟然投緣得很。人跟人之間有種奇妙的東西叫做緣分。韓默沒有想到,到了這把年紀,還會被一個人這麼輕易地進入心裏……剛知道程曦也考上了,韓默那個樂啊,感覺就是碩士那會兒曾經有一個機會擺在自己麵前,自己沒有珍惜,沒想到老天又給自己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期限至少三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