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憲宗曾言,“三代之後,治功莫盛於唐,而唐三百年間,莫若貞觀之盛世。”

盛唐時節,偶有皇城大典,彼時天光乍現,仿若仙神降臨,坊間流有怪力亂神之說。而自三代消亡,繁盛淡去,奇異怪談仍留於市井之間,卻再無妖魔傳說,人人皆為子不語。

這京城坊間來了一位號稱柳泉居士故交的說書先生,原是在那堂子裏教小孩開心,先生講得惟妙惟肖,真像是見到了那誌怪傳奇本身似的。湊熱鬧的人多了,連那路過村民都要歇腳此地聽上一段才滿意離開。霎時間名聲大噪,被請去了場裏當起當家台柱,這身上沒個三瓜倆棗都見不到先生趣味橫生的表演戲言。

饒是城中達官貴族早已聽膩了水滸西遊,對那金戈鐵馬戰赤壁也早早失了興致,這偶然聽聞民間鬼狐傳奇,倒是被抓住了心肝,勾了魂兒地想進入那個故事中去。

弘晈第一次見到那先生時是被弘暾騙過去的,他性子僻靜,不喜聞那怪力亂神,也沒這湊熱鬧的熱切,然而幾個兄弟卻是好奇得很。這廂怡親王不許他們去那坊子裏胡混,言語這貝勒皇嗣怎能與無大誌者混為一談,那廂反而激起了幾個孩童的興趣,自己去犯還底氣不足,愣是要把這生性乖巧的人也拐帶出來,一起受罰也可分攤些許。

先生長衫折扇,醒木一拍顯得極為氣派,弘晈心裏肅然,不像是其他幾兄弟暗暗碎嘴,隻是靜靜聽著。

今日先生講的,便是那柳泉居士筆下的聶小倩與寧采臣之事。

“寧視之,物如夜叉狀,電目血舌,睒閃攫拏而前。至門卻步,逡巡久之,漸近革囊,以爪摘取,似將抓裂。囊忽格然一響,大可合簣;恍惚有鬼物,突出半身,揪夜叉入,聲遂寂然,囊亦頓縮如故。寧駭詫。女亦出,大喜曰:“無恙矣!”共視囊中,清水數鬥而已。後數年,寧果登進士。”

話斃,扇收,醒木清脆拍於桌麵上,眾人瞬間一片嘩然。

聽久了那蘇妲己妖媚眾生,迷惑紂王致商朝毀滅,金羽迦樓羅試圖想以北海之水淹沒西岐,妖物好似天性本惡,領著那生性純善的凡人進入歧途。卻無人記得瞠目細冠紅孔雀將周軍阻於金雞嶺,還有這倩女幽魂助書生轉危為安。

如今先生另辟蹊徑,人心叵測,反倒是妖物來得直爽。

“貝勒爺!”

幾個兄弟已經嚷嚷著走遠了,隻有他仍是盯著盞裏零落的茶梗,小廝急急忙忙地跑了回來,額頭上布著細細密密的汗,“這人要是走丟了,小的腦袋可就不保了啊。”

他苦著一張小臉,弘晈擺擺手卻沒有即刻起身,看著碎末茶渣屍橫杯底,縞素皤然的茉莉殘瓣,好似某種涼薄的暗喻,不必細品,苦飲而並無回甘。

“走了。”

抖落衣衫,他剛要邁出步子,餘光瞥見那屏風後頭似有目光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