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子.溯源篇 ...

傳說,“神龍寶劍”乃由上古神獸——青蛟所化,是世間不可多得之神器。其擁有以一擋萬,開疆拓土之神力;同時又具明辨忠奸,自擇主人之意識!若凡人得之,不過一普通利器而已;但若將侯得之,則可所向披靡,百戰不殆;若修真之人得之,則既斬妖魔,又除奸佞……世間無數俗人皆為其折腰,妄圖占為己有,號令天下……

但還有另外一個傳說,言“神龍寶劍”其實是犯戒的神獸被化成器物,貶下凡間。因其所犯罪行極大,故被鑄為兵器,永失魂魄,斷絕三界,再不超生……

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景帝三年,王權傾塌,群雄並起,軍閥混戰,民不聊生……

峨眉,無人的金頂。

連猴子都爬不上去的鷹嘴岩,卻立一紅衣青年。青年赤發紅瞳,修眉鳳目,膚色勝雪,挺拔如鬆,若有人偶遇,定該驚歎:“此人隻應天上有,不知何故落凡間!”

青年手捧一柄飾有龍紋的青色寶劍,眼神柔情款款,卻又似水哀傷。他用瑩白的手指緩緩撫摸寶劍劍身,一點一寸,唯恐遺漏半分......動作極致溫柔,竟似在愛撫脆弱的情人。寶劍的冰冷真實傳來,透過手指直透心底,昭示著寶劍的確不是活物……閉眼凝神,手化劍指,隨著“喚龍訣”溢出青年的薄唇,寶劍似聽見召喚一般瞬間有了生命,隨著一道青光閃過,劍身已化為蛟,升騰上天。

“青冥——”青年對著青蛟高喊,神情激動。但是青蛟僅僅繞著他來回飛舞,卻始終無更多回應,仿佛紙紮的華麗龍燈,隻是被一群耍燈人呆板地操縱罷了……

“我是必方,你可還記得我?……”青年不死心,試圖與青蛟交流,而龍燈絢爛依舊,卻始終沒有靈魂。它繼續環繞著青年劃出一輪又一輪的青色光圈,完美,但是機械……兩縷清淚順著青年的臉頰流出,映襯著他紅發雪膚的奇美容貌,竟然好比壓雪的海棠,正在春日裏融化成哀傷的水流……

須臾,或是“喚龍訣”法力終結,飛舞的青蛟好似煙火一般漸漸淡去,在青年手中再次化為了寶劍。而青年終於淚水滂沱,泣不成聲:“青冥……若汝重生……以死相換……”

2

2、上卷.青龍篇之一.跋扈少爺誤甩火荊鞭(必方案) ...

夫子念著我最不願意聽的刻板說教:

“......凡間,馬拉車代步,車夫役之;天界,蛟替馬行力,火精馭之!

蛟,龍之屬也,長丈餘,無角或獨角而短。其身似蛇而四足,形廣如楯,小頭細脖,頸有白紋,藍背赭胸,四肢色如錦緞,常伴光華……居於湖淵,可發水吐洪,率魚而飛......溯其來曆,為虺修煉千年而成,且蛟再千年可有幸羽化為龍......蛟若脫離淡水湖淵,居於天界,則可幻化人形,受錦衣玉食,享神仙逍遙,然終不可脫離牲畜之職責本性!身為馭蛟之火精,更要督促其恪守天條,謹遵本分,斷不可越界而為……”我早已昏昏欲睡、心不在焉......

我名喚“必方”——居於天界的“火精”,鶴族,家族世代為黃帝馭蛟衛車,說穿了不過是黃帝的“車夫”。本人對此職務毫無興趣,遂臨上任前,背著家父偷溜下凡快活了一趟。本想從此在凡間逍遙 ,永不返天庭,然凡間的庸俗乏味著實令人失望——凡人不僅沒有完美的容顏,且均庸庸碌碌與螻蟻無二。我唯一的樂趣就是銜火種在凡人家中作怪災也!初時見眾人慌亂不堪,四散而出,還覺甚是好笑;然時日一久,凡人送了我一個很難聽的名字——“火鴉”(其實本人是鶴族!),凡人臆想我叼的火種是“訛火”,最後往往一見我就大喊大叫:“火鴉又來作怪了!”“有災難要發生了……”“火鴉又來了!”……後來幹脆對我箭棒相追,過街喊打,我惡作劇都無從下手,實在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