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本文在《新女駙馬》基礎上構思,以破案為主線,但內容有所不同。由於作者能力有限,文中難免有不合理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開寶九年。開封。黃榜揭曉後。
自趙匡胤代周建宋後,就一直很重視人才的選拔,所以,揭榜這一天,老百姓把京師圍了個水泄不通,大家都想一睹新科狀元的風采。
“新科狀元到了!”隨著一聲吆喝,百姓們自動分成兩隊,讓出一條道。遠遠望去,新狀元馮奕一身紅裝,胸`前戴一朵禦賜紅花,騎著純白的禦馬,威風凜凜;待走近一看,更是年少倜儻,英氣逼人,惹得許多女子凝神而視,爭相叫喊,遠勝潘安當年。狀元身後,是榜眼,探花以及其他新科進士。
狀元宴過後,所有的新科進士都在京師待職。這時,太祖皇帝由於前兩次伐漢都沒成功,正積極籌劃著第三次北伐。這次北伐表麵上看起來似乎布置周密,力量雄厚,實際上流弊很多,將士們很多都不願再戰,加上遼國一直作漢的後盾,對抗大宋,情況很不妙。大臣們紛紛上書請皇帝暫停伐漢,休養生息。但不知怎麼回事,一向開明的開國皇帝這次竟聽不進朝臣的勸諫,執意出兵,並下旨:如有再諫者,定當嚴懲不貸。
皇帝聖旨一下,當初那些上疏的臣子大多都不敢再勸阻了,可我們的新科狀元偏偏是那種據理力爭之人,借著皇帝詔見的機會,馮奕詳述了伐漢的種種不利,極力勸阻皇帝,皇帝大發雷霆,但又愛惜人才,本意不加處罰,然而,此時掌宰相權的盧多遜由於多次拉攏馮奕不成,心生怨恨,便在皇帝麵前挑唆。最終,皇帝下旨:新科狀元馮奕未授官職而妄議朝政,即日起免去狀元頭銜,欽此。
徐州府衙。
“奕兒,義父支持你!你目前就安心在這裏做事吧。以你的才能,一定會得到朝廷重用的。”說這話的人是徐州知州何進,也就是馮奕的義父。這何進在陳橋兵變的那段時期曾是一個遊俠,濟貧扶弱,闖蕩天下,很有英雄氣概。後來宋朝建立後,他憑借自己的才能考中進士,作了這一州之長。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何進本來就文武全才,傳授到馮奕那裏,就更是青出於藍了。
“哥,這樣也好。你先在爹這裏鍛煉鍛煉,說不定將來大有裨益的哦!”這位是何進的女兒何馨兒,從小和馮奕一起長大,受父親和哥哥的影響,也略能文武,不過學的不精,皮毛而已。
府上還有一位管家福伯,一個丫鬟小錦和一些衙差。衙差中有一個叫房子祥的,文才不行,卻武藝不凡。他和馮奕年齡相仿,表麵上是主仆,實則情如兄弟。
關於馮奕的父母,何進也不知道。在那個年代,戰亂迭起,紛爭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者甚眾,因此,骨肉離散也是很常見的事。何進說十七年前他是從兩個壞人手中救出馮奕的。而當年幼的馮奕問起為什麼義父姓“何”而自己姓“馮”時,何進便拿出一個護身符似的東西,說是當年馮奕戴在身上的,那上麵赫然繡了一個字“馮”。
馮奕在衙門裏做捕快。其實這是他挺喜歡的一個差事。他從小就喜歡破案,幫了何進不少忙。現在,雖然辛苦,卻能一展所長,也是一件樂事。
故事就在簡單的介紹後開始了。
“大人,賀府管家賀七報案說,他家老爺最珍貴的一對玉如意被盜了,請求大人您盡快將盜賊緝拿歸案。”
“這是自然,這是本官份內之事。”何進說著,突然想起了馮奕,於是把馮奕叫到身邊,笑道:“奕兒,賀府那件案子想必你也知道了,這件案子就交給你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