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絡熏坐在梨花木的案幾前,案幾的右上角擺了幾本書,最上邊的是一本泛舊的《經國》,桌麵擺好了上好的荊紙和筆墨,硯台裏注入了一些清水,不停地蕩著微波,一方硯靜靜擱在裏麵,尚未開始磨。
宮人們都被絡熏遣出去,此刻金獸香爐裏已經不再飄出嫋嫋青煙。十九歲的單薄少年姿態端正地坐著,唯有頭微微低垂,任一頭烏發貼著白得有點異常的臉頰垂在胸`前。
一群鳥兒撲淩淩扇著翅膀從屋頂飛過,絡熏知道,那是冷宮深處的一群比烏鴉還大的黑鴉,喜歡的是新鮮的死屍。
似乎是被黑鴉驚醒,絡熏站起來,纖瘦修長白皙的一隻玉琢般的左手挽過執起方硯的右手寬大的衣袖,開始磨墨。手腕一圈又一圈地推動,少年的目光似乎定在了硯台上,水色的唇瓣緊閉,眉心的一顆朱紅的痣讓他看來帶著一絲纖弱,少年極神情極其認真,他的動作緩慢而優雅,唯有執起方硯的右手白皙的手背,微微鼓起了些微青筋,硯台和方硯之間偶爾發出尖利的摩攃聲。
“叩叩叩……”門外響起了不輕不重的敲門聲,然後,有尖利怪異的聲音壓低嗓子喊道:“殿下,皇上宣您到玉鸞宮晉見。”
剛剛執起狼毫玉筆沾上飽滿墨汁的手頓了一下,一滴墨抖落,濺在荊紙上,絡熏看著墨慢慢暈開,才應了一句:“嗯。”
暈開的墨汁中心留下幾顆未磨細的硯渣,絡熏歎口氣,沒有心情再寫下去。
貼身的婢子連翹和小艾捧了衣裳進來,絡熏任她們為自己換上杏黃色的錦袍,聽著空氣中傳來的若有似無的呐喊或鑼鼓,微微垂下溫和如水的眼睛,長長的睫毛覆蓋了情緒。
玉鸞宮原是太後所居,現在除了太後皇上,一些有些地位的妃子皇子公主們全聚集於寬敞華麗的前廳。人雖多,卻是鴉雀無聲,每個人都麵色惶然,較小的皇子抱著母親的腿,直縮著身子,孩子本沒有憂慮,卻也不知不覺地被這大殿裏的沉悶之氣壓抑。
絡熏緩步走進玉鸞宮,對坐在高堂的太後和皇帝一揖問安。太後眼睛一紅,悲悲切切地喚一聲:“熏兒——”
“母後莫要傷心。這也是不得已的。”皇帝起身,扶住太後的肩膀。轉過頭,看向絡熏的麵色亦有些愧疚。
“熏兒,你可知,朕要你來,所為何事?”皇上為太後擦著淚,一邊緩緩地說。
“兒臣知道。”絡熏微微一揖,溫聲道:“父皇和太後都不必悲傷,孩兒既然是北冥太子,就必須做一個太子該做的,對北冥盡忠,同時,也對父母盡孝。請父皇下旨吧。兒臣必定竭盡所能,拚死護衛京陽,保衛北冥的子民。若孩兒不幸殞命,那也是為國為民,屆時請父皇另立太子。”絡熏手輕輕執著衣袖淡淡地說。“父皇還有何吩咐?”
“原以為……哎,熏兒這般,父皇還有什麼好說。皇兒,有時,朕還真是憐你看得太清,父皇,算是對不住你。”皇上歎了口氣。
“父皇!兒臣也想要和太子哥哥留在京陽,對北冥盡忠,對父皇盡孝。”年歲尚小的四皇子用稚嫩的聲音道,匆匆跑上來撲通一聲跪在皇帝麵前。
“靖兒,你還小,朕知你有心,但是,你在這裏,也隻是徒添麻煩罷了。”皇帝微微歎息,對太監總管高新吩咐:“叫跪在宮門口的文武百官,都到太和殿晉見。”
絡熏跟在皇帝身後,來到太和殿,列入隊列之首。
皇上在龍椅上坐定,看著朝上百官高呼萬歲,眼眶微紅,待朝臣起身,麵上已然恢複平常。
“朕慚愧,朕身為百姓天子,竟然未有做好防範,任西蒙進襲我國土,戮我子民,掠我財物。短
短兩個月,竟已逼近京陽,以至萬民遭罪。朕實在愧對天下,愧對祖先。”皇上聲音沙啞,目光黯淡,三十幾歲的年紀,看來竟然已有蒼老的跡象。
“今,召眾卿家前來,主要是頒布兩道旨意,望眾卿家予以理解支持。”
皇上朝高新點頭,太監總管高新開始扯著尖尖的奇怪嗓音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吾代祁為政數載,雖未曾暴虐為禍,然,並未有功績。今,西蒙為禍,我子民疾苦,處於水深火熱。而代祁無能,深感罪孽,斷不敢再掌此政權,而使生靈塗炭,以此罪孽之身誤我北冥。特下此詔,以詔退位。欽此——”
聖旨還未宣讀完畢,群臣中就已議論紛紛。以驚恐的眼睛看著皇帝代祁。敵國攻來,連皇帝都要退位逃避,這,可怎麼辦?
“父皇……”絡熏似乎也有點驚訝,動了動薄薄的水色唇瓣,低低地喚了一聲,眉心的一點朱紅微微動了動。
“皇上三思……”右相郭仁傑拜倒在地,大呼。
“郭卿家,為君者,一言九鼎。況且,聖旨已下,再無收回可能。”代祁擺擺手。“朕沒有與眾卿家商量,或許,眾卿家心中怨朕,但是,朕相信,朕的皇兒,會比朕做的更好。望眾卿家莫因了朕的任性而與熏兒心生隔閡。高新。”皇帝示意高新讀下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絡熏品行端正,才能出眾,胸懷天下,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