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段(1 / 3)

,與靠得這樣近的男子一樣,隱約顯得咄咄逼人——三年來,她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

“你若不想說,我不逼你。”他輕輕柔柔的一聲,卻帶著壓迫,縱然看著青驪的目光如舊柔和。

“謝謝。”青驪垂眼,錯過漸離身邊。

“還是不要和易家有太多來往吧。”漸離道。

她伸出要去觸碰蘭花的手頓時停住,眼角隻有模糊的他的背影,明明已經感知到發生的變化,她卻隻是唇角牽起一絲苦笑,道:“謝謝。”

他沒在說話,她卻聽見他拂袖的那一聲憤然。當再轉身,隻有山道上他稍稍加快了腳步離去的背影。四月的山色青翠,襯得他身上的僧袍更加古舊。

轉過視線,桌上不知何時放著一本佛經,正是她說過想要,而他也答應替她找來的那本。

桃花涼(五)

翌日,青驪如約至易府教琴。

易秋寒學琴極快,青驪教來十分省心。而除卻授琴之外,易秋寒最喜歡同青驪閑聊,五湖四海,每每說起過去跟著易君傅外出行商,她就少了少女閨中的羞赧,身上英氣畢現,果決幹練。

“你學得很快。”青驪問道。

易秋寒正在撥弦,專心指法,未留意青驪問話,隨口就回道:“隻是太久不彈罷了。”

說完,易秋寒才知口快說漏了嘴,不及防手下一滑,琴弦震響,極長極亂的一記尾音回蕩在她與青驪之間。

“我沒有別的意思,確實也是有感而發才那樣說的。”青驪坐在石凳上,“易夫人如果不方便相見,有什麼話想問的,也請直說吧。”

“來人。”易秋寒一聲令下,就有小婢奉上一隻極其精致的盒子,直接呈放到青驪麵前。

青驪未動。

“這是大嫂送給姐姐的,請務必收下。”易秋寒道。

青驪結果盒子,打開,見是一直素色的香囊,上麵繡的正是蘭花,葉舒花放,花開正好。

青驪震驚,握著香囊卻吐不出一個字。

“大嫂知道再過些日子就是姐姐生辰,所以特意繡了這隻香囊作為禮物。姐姐生辰那日,大嫂會在府上設宴,如果姐姐真的有什麼想知道的,可以過來。”易秋寒眉眼沉靜,看著麵若霜色卻餘驚不減的素衣女子,道,“我卻是想不出來有什麼好送姐姐的。看姐姐頭上的木釵似乎很舊了,不如……”

“不用了。”青驪淡淡回絕,“摯友所贈,比不得其他。你的美意,我心領了。”

不想青驪拒絕得如此幹脆,易秋寒也不勉強,見時間差不多了,她便要送青驪去書院接慕空下學。

易秋寒照舊命人將青驪送回至天韻書院外,然而不知為何,路上被圍得水泄不通,車馬難行。

“是顧家二少爺的車在前頭。”前去探看消息的侍者很快便前來回報。

易秋寒挑起車簾,看著擁堵不前的行人車馬,對車夫道:“繞道。”

“小姐,前後都堵住了,這會不能掉頭。”車夫極是為難。

“反正不遠,我走小路過去就好。”說著,青驪已從車尾下來,不顧易秋寒阻止,道,“回去吧。”

見青驪頭也不回地沒入人群,易秋寒雖不再跟上,確實吩咐侍者立刻隨去。

小巷裏人跡稀疏,青驪隻快步走著。以她的腳程,這樣走去書院,最快也要讓慕空登上一會兒,是以如今她一刻都不想耽擱。

“我們又見麵了。”岔道口忽地傳來顧庭玉輕浮調侃的聲音。

青驪被眼前毫無征兆躥出的人影驚嚇,然而還未待她看清,後頸就被人一記重力擊打,頓時昏厥過去,再無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