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先:平聲字因為數量較多,所以分為上、下兩部分。“先”是韻目代表字,“一”是表示“先”韻的次序在下卷中排在第一位。

(2)赤壁:見上卷十三元其二注(第102頁)。青田:地名,林泉優美。

(3)郟鄏:地名,周朝的東都。全句指周朝正式遷都雒邑的事,參見上卷十四寒其二注(第110頁)。

(4)武城:地名。孔子的學生子遊為武城宰,孔子到武城時,聽到弦歌之聲,孔子說這是殺雞用牛刀,小題大做。子遊解釋說:“我聽您說過,君子學了道(此處指音樂)就仁愛,小人學了道就容易指揮。”孔子認為子遊說得對,就承認以前的話是開玩笑。

(5)木筆:又名辛夷,花名。苔錢:苔蘚。

(6)練:一種白絹,此處指白色的霧氣。杪(miǎo):樹梢。

(7)金城:地名,東晉時丹陽郡江乘縣地名。

(8)妍(yán):美好。

(9)鶯簧:黃鶯美妙的鳴叫聲。簧,吹奏類樂器中震動發聲的薄片。蝶板:蝴蝶拍擊翅膀的姿勢如拍板。

(10)韋編:書籍,特指《易經》。古代書籍用竹簡書寫,用皮繩將竹簡編連成冊。

(11)擊石磬(qìng):孔子在衛國擊磬,有個隱者從磬聲中聽出了孔子的心事。

(12)鼠目:形容人的眼睛像老鼠的眼,有神而狡猾。鳶(yuān)肩:形容人的肩頭上聳,像老鷹停歇時的體態一樣,古人認為這是陰險凶狠的骨相。

(13)白羽:白色

(14)烏紗半墜醉翁眠:阮籍好飲酒,不拘小節。他醉酒後,連烏紗帽歪了快掉下來了都不知道。

(15)羊角:旋風的別稱,因其盤旋而上形狀像羊的角。旆(pèi):旗幟。古代酒店經常懸掛酒旗作為賣酒的標誌。

(16)一帶:此處是說河流長長的,像一條腰帶。鴨頭波:綠波。公鴨頭部的羽毛多為深綠色。

(17)離、坎、震、乾:均為《易經》中的卦名,分別象征火、水、雷、天。

(18)鄭虔氈:鄭虔是唐代詩人,他為官清廉,家境貧寒,坐無氈席。

(19)秦川:指秦地的河流。

(20)揮戈能退日:戰國時期楚國魯陽公與人作戰,打得正激烈時,太陽卻快要落山了,魯陽公鬥得興起,便拿起戈向太陽舞動,太陽被震驚了,嚇得倒退回半空中。

(21)持管莫窺天:透過小小的竹管中去窺視廣闊的天空,根本就不可能探測出其中的奧秘。

(22)寒食:節令名,在農曆清明前一二日,按習俗需要禁火三天,吃冷食。芳辰:美好的時辰。

(23)夢裏榮華,飄忽枕中之客:傳說盧生懷才不遇,自歎窮困,仙人呂洞賓送他一個枕頭。盧生枕著它睡著以後,在夢中曆盡富貴榮華幾十年,忽然一下醒來,主人爐灶上的小米粥尚未煮熟。

(24)嬋娟():美好的樣子。

(25)壺中日月,安閑市上之仙:東漢人費長房曾遇一老翁,隨老翁一起跳進一個葫蘆,裏邊亭台樓閣,富麗堂皇,房中擺滿了好酒好菜,兩人痛飲一番,興盡而出。老翁說,他是因犯錯誤而貶謫人間的神仙。

(26)慢:輕慢,看不起對方。

(27)乘五馬:太守的代稱。按漢朝禮儀規定,古代一輛車配四匹馬,太守出行可增加一匹馬,故以“五馬”代指太守。

(28)軒:有窗檻的長廊或小室。

(29)貫雙雕:一箭射中兩隻老鷹,形容箭法高超。

(30)鸂鶒(xī chì):水鳥,體形略大於鴛鴦,羽毛多呈紫色,雌雄相隨。

(31)明蟾:指月亮。徹夜:一整夜。

(32)驟雨:急雨。終朝:整一個早晨。

(33)關河:泛指一般山河。

(34)昭:明亮。

(35)趙瑟(sè):瑟,一種彈奏類的弦樂器,戰國時流行於趙國。虞韶:即韶樂,古代傳說中虞舜時的樂曲。

(36)瓊瑤:美玉名。

(37)軺(yáo)車:一匹馬拉的輕便軍車。驛騎:驛站裏供過往官員和信使使用的馬匹。

(38)懶折腰:陶淵明做縣令時遇到上級官員視察,手下人告訴陶淵明,應穿好官服前去迎接,陶淵明說:“我不能為了五鬥米的俸祿彎下腰去麵對這鄉裏小人。”說完便辭官而去。

(39)攘(rǎng):卷起衣袖。

(40)範甑:見上卷十三元其一注(第100頁)。顏瓢:顏回用來喝涼水的水瓢,代指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

(41)鴛帳:繡有鴛鴦的帳幕。

(42)鳳台簫:見上卷八齊其三注(第64頁)。

(43)陌:田間小道。

(44)班:指東漢大史學家班固。馬:指西漢大史學家司馬遷。

(45)董:指西漢著名的儒家學董仲舒。晁(cháo):指西漢著名的政治家晁錯。

(46)廿(niàn)四橋:出自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全詩為:“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廿,二十。

(47)電影:閃電的影子。

(48)總角、垂髫:代指年幼之時。

(49)賈誼賦成傷鳥:漢代文學家賈誼擔任長沙王太傅時,有隻鳥停在他家房屋上。按長沙的風俗,鳥所停之家,主人死,故賈誼為了排遣憂傷而寫了《鳥賦》。

(50)周公詩就托鴟鴞(chī xiāo):周文王之子周公旦被誣欲篡位,周公旦平定亂局後作詩《鴟鴞》,向當朝天子周成王表忠心。鴟鴞:一類對農業有益的鳥,包括貓頭鷹、鵂鶹等,以鼠、兔、昆蟲等小動物為食。

(51)逸興:清逸脫俗的興致。俄爾:忽然。

(52)長亭:秦漢五裏設一短亭,十裏設一長亭,為行人休息及送別餞行之所,後以長亭代指送別之處。黯然:心情低落的樣子。

(53)風對雅:見上卷九佳其二注(第70頁)。象對爻(yáo):象和爻都是《周易》中的術語。

(54)螵蛸(piāo xiāo):螳螂的卵塊,此處代指螳螂。

(55)夭矯:伸展自如、強健有力的樣子。

(56)北學、東膠:周朝的學府名。

(57)潘嶽:西晉文學家,擅長詩賦,文章辭藻豔麗,《秋興賦》即潘嶽因秋日肅殺天氣的到來有感而作。

(58)邊韶:東漢時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邊韶曾在白天打瞌睡,學生們便偷偷地嘲笑他說:“邊孝先,腹便便(肚子大),懶讀書,但欲眠。”

(59)群黎:百姓。黎,眾多。

(60)虺(huǐ):這裏指毒蛇。

(61)蜃(shèn):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大型海怪。古人認為大蜃吐氣,能在海上形成海市蜃樓。

(62)何妥:隋朝學者,學問淵博,口才出眾,但性急躁,喜歡品評人物,非難他人。

(63)麟藪(sǒu):神獸麟麟聚居的湖澤。

(64)子雲:西漢思想家揚雄,他曾模仿《周易》作《太玄經》,有人嘲笑他說此書不合時宜,揚雄便作《解嘲》以闡述自己淡泊自守的心誌。

(65)甸:遠郊。

(66)五音:音樂中的五聲音階,分別以宮、商、角(jué)、徵(zhǐ)、羽來稱呼。

(67)葛被湯征因讎餉:葛國借口缺乏貢品而不祭祀先祖,鄰邦商湯便先後賜予葛國祭祀所需的物品,不料葛國國君卻私吞物品,打殺人口,商湯憤而派兵征討葛國,一舉滅掉了葛國。見《孟子·滕文公上》。

(68)楚遭齊伐責包茅:楚國被齊國討伐,齊國的借口是祭祀時,楚國對祖先不敬。

(69)高矣若天,洵是聖人大道:孟子列舉了聖人教導別人的方法,其學生公孫醜認為這辦法要求太高,像登天那樣難以做到。孟子說,聖人不能因為學習者做不到就改變自己的原則。聖人隻提出最好的方法,能夠做到的就跟著來做。

(70)淡而如水,實為君子神交:君子相交為道義之交,平淡得像水一樣,毫無雜質,能夠長久保持純潔。

(71)旨:味道美好。

(72)藜杖叟:拄著藜杖的老翁。

(73)布衣樵:穿著布衣的砍柴人。

(74)皎皎:很白很亮的樣子。

(75)交交:鳴叫聲。

(76)柴門夜永有僧敲:唐代詩人賈島騎著毛驢在路上行走,作了“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詩,後又想將“推”字改為“敲”字,拿不定主意,便一邊做推與敲的手勢一邊思考,沒注意撞到了韓愈的車前。韓愈問清是怎麼回事後,便停下車,考慮了很久,說:“還是‘敲’字好。”於是就留下了“僧敲月下門”的佳句和“推敲”這個典故。夜永,夜深。

(77)競:爭著。

(78)蹴踘(cù jū):即蹴鞠,古代一種足球運動,這裏指蹴鞠所用的球。

(79)迥(jiǒng):遙遠。

(80)紫綬:用於係官印的紫色絲帶。緋袍:也叫朱衣,紅色的官服。

(81)峨冠:高冠。博帶:寬大的衣帶。峨冠博帶是儒生的裝束。

(82)兕(sì):犀牛。猱(náo):古書上說的一種猴。

(83)茗(míng):茶。

(84)醪(láo):酒。

(85)淇澳竹:淇水曲岸邊生長的竹子。澳:河流彎曲的地方。

(86)攻:學習、練習。

(87)務:努力從事。蠶繅:養蠶繅絲。

(88)仞(rèn):長度單位,周製為八尺,漢製為七尺,東漢末為五尺六寸。

(89)螺髻:螺殼狀的發髻,這裏指像發髻的山巒。

(90)膩:這裏指顏色深。

(91)枳(zhǐ)棘:枝幹有刺的灌木。

(92)雷煥劍:西晉人雷煥因觀天象而擇地掘得兩把寶劍——龍淵與太阿,將龍淵贈予宰相張華,自佩太阿。雷煥死後,其子雷華佩太阿路過延平津,太阿跳入水中,化龍而去。

(93)呂虔刀:三國時期魏人呂虔有一把寶刀,善於製刀的巧匠認為隻有位列三公的人才有資格佩帶此刀。呂虔見王祥有三公之相,便將此刀贈予了王祥,日後王祥果然官拜太保,進爵為公。王祥臨終之際又將此刀傳給弟弟王覽,王覽日後也官至光祿大夫、太傅,封即丘子。後世便將“呂虔刀”作為寶刀的美稱。三公,指輔佐天子、掌握國家大權的最高官員,一說指太師、太傅、太保,一說指司徒、司馬、司空。

(94)椽():支撐屋頂的長木條,這裏是說僅有一根椽的小屋。

(95)劉伶:晉竹林七賢之一。他縱酒放達,逃避亂世。餔(bū):吃。糟:帶有尚未過濾的有渣滓的酒。

(96)秉:持。

(97)朝東萬水:河流中途可以千回百轉,但最終總是流向東方。

(98)禮別尊卑:禮儀是用來區別地位高低的。拱北:眾星環繞著北極星。

(99)雙鳳翼:出白唐代詩人李商隱《無題二首》,原句為:“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100)九牛毛:出自成語“九牛一毛”,形容如九頭牛身上的一根毛那樣微不足道。

(101)鵷(yuān)鴻之序:像鵷、鴻飛翔時排成的行列,喻指官員上朝的隊列。鵷: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飛行時眾鳥追隨,排列有序。鴻:大雁。 殫(dān):盡。

(102)俊士:傑出的人才。

(103)煙蘿:像輕煙一樣飄動著的鬆蘿。鬆蘿是一種地衣類植物,外形呈樹條絲狀,直立或懸垂,常大批懸垂高山針葉林枝幹間,少數生於石上。

(104)觀棋不覺爛樵柯:晉代樵夫王質入山伐木,看見兩個童子在溪邊下棋,便在旁邊圍觀。等到棋局終了,童子催王質回家,他回頭一看,身邊斧頭的柄已經完全腐爛了。等他回家以後才發現家裏人和親戚朋友大都已去世,一問才知道自己離家已經幾十年了。後以“爛柯”指世事變幻,爛柯人可指樵夫,王質的故事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人世間的滄桑巨變。

(105)從:任從。

(106)飲酒豈知欹醉帽:見下卷一先其二注(第128頁)。

(107)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108)裏:街道。

(109)刺史鴨:古時有位刺史好吃鴨子,給關係好的朋友送禮物也隻送一對綠頭鴨。

(110)宦(huàn)情:做官的心情。旅況:旅途的情況。

(111)將軍鵝: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愛鵝成性。

(112)律:法令。科:法律。

(113)嚲(duǒ):下垂的樣子。

(114)命駕呂因思叔夜:晉人嵇康(字叔夜)與呂安交情很好,每次想見他時,經常駕車千裏前去相會,呂安也是這樣。

(115)引車藺為避廉頗:趙國將軍廉頗不服氣藺相如官居自己之上,經常當眾侮辱藺相如。藺相如在路上遇到廉頗,卻命令車子繞道而避開他。藺相如的手下很不理解,藺相如說:“秦國不敢欺負趙國,就是因為趙國有廉將軍和我,如果我和廉將軍不團結,秦國便會乘虛而入,我要將國家的大事放在前麵,而將私人的恩怨放在後邊。”廉頗得知此事後深感羞愧,便負荊登門請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