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1 / 3)

為君照路明

作者:釋雲舒

第 1 章

方遠子沿溪流穿過了桃花林,眼前展現出了一條除去了雜草修出的蜿蜒小路,一級級的石階被風化得露出斑駁的痕跡,自這裏往上望能依稀瞥見小路盡頭露出的小寺瓦頂,是不甚分明的。小路的兩旁仿佛故意似的連著不整齊的一排樹,高高的枝丫上掛上了一個又一個的燈籠,這是清晰可見的。

他知道這是那人的習慣,每到夜晚總是不厭其煩一遍遍去點燃這些燈籠,山間夜裏風冷且急,小小的火焰總是在出現的瞬間就被吹滅。而這樣做,僅僅是為了偶爾在夜裏上山的訪客能有一條清晰指向的道路,盡管這偶爾在三百五十六天的一年中也是少之又少。

他其實心裏也有所察覺,那個訪客,大半便是自己。

登上山,那座供那人住宿的小寺已映入眼中。他輕輕推開木門,發出吱呀的一聲,於這旭日初升的時分裏仿佛喚醒山林的第一響鍾聲。他度步入內,發現裏麵那座顯得殘舊的佛像前已經升起了嫋嫋煙霧;他將自己的一幹物品置於一邊,輕輕走入了內室。

那個人背對著他,跪在黃色的鋪墊上,他手上握著念珠,長發披在背上,一身幹淨樸素的僧衣,是他如今的模樣。聽到方遠子的動靜,他轉過身來,微微抿唇,露出柔和而欣喜的笑容:“是方遠子啊。”

方遠子哈的一笑,道:“渡明,好久不見。”

“確實是好久不見了,”渡明含笑著點點頭,溫和寧靜的眼裏因歡喜而顯得幾分的靈動與幾分狡黠,正是方遠子印象中一貫的表情,“你半年前托曉之帶信過來,半年後竟然就來了,這次時間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快。”

“哎,那你說說我該隔多久來一次才在你意料之內?”方遠子接著對方的話,看著對方掩上攤開在案上的經卷,撩起頭發把念珠重新掛回脖子。

渡明卻聳了聳肩,笑道:“這我可說不準。事實上,你什麼時候來都不需要奇怪不是?隻是這回倒是比上幾次近罷了。”他把長發用發繩束起垂落在胸`前,“方大仙遠路奔波,打算就這樣站在這裏了嗎?”他語氣調侃,目光帶笑地注視著麵前的友人。渡明雖為佛家子弟,相貌氣質也是帶著佛家所有的寧靜莊重,然而熟知他的人都知道這人掩藏於外相下麵的還有著愛與他人說笑的心思。

方遠子摸了摸鼻子,這方大仙三字出於渡明的口中,總聽得有幾分不自在。他一個道家子弟,下山生活自然是做什麼也比不上幹回老本行熟手。隻是這行的人裏魚目混珠的多了,很容易就讓人覺得是那些裝神弄鬼的騙子。

不過這大仙兩字也不是我自己叫的啊,方遠子憤憤地想,他在自己招旗子上寫得隻是“半仙”而已,誰知道幫那戶人家驅了一隻小鬼,對方就索性把自己的名堂都改了?

於是他佯裝怒道:“渡明,別提這玩意!”

渡明與他多年知交,怎不知他真實想法?雖然他真的很想和他說:“大仙”和“半仙”聽起來一樣的不靠譜,但是他還是很識時務地應下來了。

可別把人真惹了,他想,來了就好。

渡明隱於這山林小寺中,年複一年,日複一日,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偶爾下山為一些人家做事,與經常四海雲遊的方遠子的生活是兩種迥乎不同的經曆。但方遠子與他說起話來時,並不會感到一絲一毫的與對方難以溝通的阻礙感。因為他們已經有很深的交情,不同經曆並不會在他們中間造成隔膜。

從小到大,從分別到重逢。

在你於四方漂泊無定時,無論到了哪裏去了多遠,你總會記得這世上有一個地方,有一個人,會在每個晚上降臨時候,挑燈披蓬,依次點亮小路上的燈,指引著你前去的方向。在你想起的時候,隨時迎接著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