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王者歸來】

☆、第120章

方子安今日當值,就住在大興宮奉先殿側門的宣室中。宣室本來是皇帝尋訪賢臣以及舉行非正式朝會的地方,不過現在廢除了九品中正和察舉製度,這裡便改為南書房辦公的地方。

經過楚昭的改革,相權被一分為六,南書房相當於皇帝手下的秘書處,無形中加強了中央集權,卻又減少了皇帝的工作量。這一招乾坤大挪移耍得漂亮,大部分世家隻知抱著高位不放,幾乎是毫無自覺地就被楚昭奪了權。

盧恒這一日來的早,他閒著沒事,左右看了一圈,覺得都是新近的小進士,不符合他世家公子帝國宰輔的身份,就主動和方子安說說閒話,可是方子安從值班房走出來之後,一回南書房便坐下,不停地寫著,盧恒有點詫異:「哎,子安,忙什麼呢?一大早上便處理公事,何必自苦若此。西苑的空氣這樣好,不如閒聊一番?」

「回稟盧相,屬下在記筆記。」方子安言簡意賅地回答。想到陛下曾經對他的筆記大為讚賞,並且隨口允諾待他老了,讓朝聞出版社給他出回憶裡。陪在君王身邊老去啊,方子安忍不住微微笑了。

笑得這般風騷。盧恒心道,口中卻說:「子安這是想到哪家姑娘了?」

方子安低頭整理桌上竹簡:「每日公事都處理不過來,更何況我……總之,哪裡有什麼姑娘?」

「咳,我說子安啊,你長得這般花容月貌,又年少得誌,哪樣的好女兒求不得?何必這般自謙。不過要想討小娘子的歡心,可不能日日板著臉,事事較真,最後還不是自討苦吃。就比如今日這事,每天幹了什麼,難道自己記不住嗎,何必多此一舉?」

方子安平生最恨旁人拿他相貌說事,偏偏對麵是自己上司,隻能微笑以對,心中琢磨著盧恒這話裡話外的意=

同為世家的這一代的領袖之一,又同殿為臣,盧恒這些年其實與崔景深並沒有什麼私交,也不喜歡崔景深越來越極端的做法和攬權的行為,此時被方子安一提醒,方才恍然大悟。

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歷來變法改革者都沒有好下場,當然,這個概率倒也不是百分之百。說不定崔景深便是那少數幸運兒呢。因為方子安一席話,反倒安撫了世家中因改革而起的一小股蠢蠢欲動的暗流。

甘露殿內,崔景深考校了喻王世子的功課之後,就讓他在殿外繼續學習,然後自己走進殿中,仔細詢問了陛下這幾日的飲食,對麵的小太監渾身都在發抖:「回……回崔大人,現……現在已經取消了給陛下的第二道宵夜。」

崔景深聽完,點點頭,又問了幾句陛下都吃些什麼,聽到殿內傳來響動,這才起身進去。

留下一個小太監愣在那裡半天不敢動彈:嗚嗚嗚,陛下好可憐,身為一國之君,居然連頓飽飯都不給吃。陛下對我有大恩,就算是被奸相折磨死,我也不會說你昨晚吃了三頓的!

不知道背後不著調的小太監在腦補什麼,崔景深已經走進殿中。楚昭正伸開手要蘇溪給穿衣服,順便抓緊時間睡幾分鐘。

集權帶來的是繁重的工作量,楚昭每晚都看奏摺看到三更,若不是有係統在,還有崔景深幫忙,累也累死了。

崔景深等蘇溪給陛下穿好衣服之後,便走上去。楚昭一見他就完全清醒了,趕忙在榻上正襟危坐,申明:「摺子我都批完了,功課也做了,沒有偷懶。」

崔景深今日卻不是要教訓他禮儀或者督促他用功的,坐在那裡,氣勢很足地說:「微臣想要罷黜一個人,希望陛下恩準。」

楚昭就問:「不知道老師要罷黜的是誰?」

崔景深垂眸斂去眼中神情,道:「張庭。」

楚昭有些詫異:「就是那個有名的大清官張庭?為什麼?」

崔景深好歹解釋了一句:「有人的確是賢臣,聲名很大,但讓他具體辦事,不是辦糟就是辦不成。所以微臣希望陛下以後多用循吏,少用清流。」

楚昭哦了一聲,低頭玩手指,半晌不吱聲。不吱聲就是不樂意。

崔景深看皇帝陛下纖長優雅的手指攪在一起,玉白的麵龐上看不到一絲毛孔,被朝陽染上一層紅暈,乖乖的坐在榻上,一肚子意見不敢說話的樣子,心頭不由一軟,雖然手上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弄死一個張庭根本無需楚昭同意,他卻還是耐著性子勸諫:「循吏一詞,本為太史公所創,意指那些勤政利民,剛正不阿,執法無私的官員。而清流者,是指那些遇事不講變通,一味尋章摘句的雕蟲式人物。這些人講求操守,敢與官場惡人抗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