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的大門。
斜杠沒敲夠,還想敲,被薛妙阻止,“媽媽蒸個香菇鮮蝦雞蛋糕給你當間食,一個就夠了,一會再敲好不好?”
當天斜杠一共得到了三次敲雞蛋的機會,晚上回家跟爸爸顯擺,“我會敲雞蛋。”
廖藺表揚,“真能幹,以後掙錢給你媽買包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買包。”
薛妙早晨一睜眼,往兒子小床望去,嚇了一跳,孩子怎麼不見了?趕緊搖醒廖藺,“你兒子跑了?”
兩人急急下床,一家三口因為福德居重新開業,搬回市內住,住在東城的一處幽靜的四合院。院子裏沒見著小孩,四合院的大門晚上上鎖,他也跑不出去。
兩口子轉到東廂房的廚房間,花外彙卷買來的鬆下冰箱的門敞開著,冰箱門後頭蹲了個穿背心褲衩的小孩,小孩身前有個圓肚子魚缸,魚缸裏裝了半缸子打碎的雞蛋、鴨蛋、鵝蛋,小孩正在磕一枚薛妙煮米線用的鵪鶉蛋。
回頭看見爸爸媽媽,小孩大眼睛亮晶晶,“買包。”
薛妙:“……”
買啥包?你媽現在一頭包。
斜杠打雞蛋的熱情,由於在奶奶家打了個他自認為是小雞蛋,其實是他爺爺的乒乓球,怎麼打也打不碎,還蹦來蹦去的蛋,最後被氣哭了而終止。
全家人都鬆了口氣,會開冰箱門和會打雞蛋的小孩真是防不勝防啊。
損失了好多蛋的薛妙對胖兒子說:“廚藝還是先別練了,斜杠幫媽媽迎客吧。”
“好呀,媽媽。”小孩高興點頭。
今天有人訂桌,斜杠爺爺來京開會的老戰友趕上過生日,來兒媳婦這裏給戰友慶生,還有一桌是從滬市過來的外國文藝考察團的客人。
爺爺那一桌先到,小斜杠穿著翻領小白襯衫,配黑平絨背帶褲,脖子上還係了個小領結,小手交握在肚子上,看到爺爺進小院,就要奔過去虎撲,想起自己的任務,好不容易忍住,大眼睛閃著熱切,“歡迎光臨。”
大象在頭上複讀,“歡迎光臨。”
小孩和胖鳥一唱一和,讓很少笑的爺爺笑得滿臉褶子,更別提爺爺的戰友了,“你孫子不像你,像他爸爸。”
牽著爺爺的手,斜杠把爺爺領到一樓的包間,接著出門迎客,外國客人姍姍來遲,算上翻譯一行六人。
改革開放後,燕京大街上不時能見到外國人,斜杠看到藍眼睛,黃頭發的外國人沒那麼多好奇,熱情地問好,“Hello!”
脖子上掛相機的代表團團長用蹩腳的中文打招呼,“小朋友,你好!你叫什麼名字?”
大象搶答:“蛋蛋。”蛋舅的兒子叫蛋蛋。
斜杠怒,跺腳:“不對,我叫萬萬,O-N-E,ONE。”
“中國小朋友真有意思。”外國客人笑哈哈去了二樓。
今天的菜品懷舊與創新並舉,魯派燒鍋雞,早年河南館裏著名的瓦塊魚,老東興樓最著名的烏魚錢,小小的魚卵,高湯製羹,湯鮮味美。海派的黃酒蒸去骨黃魚,煎炸、燜燉花膠,主食川味貓耳麵。
媽媽上菜,斜杠陪吃,坐在爺爺身旁,爺爺給舀了魚湯泡飯,爺爺的戰友吃了口燉得濃稠的花膠,誇道:“這花膠燉得好,蛋白多,多吃是不是能讓人更年輕?”
“歲數大了,是得多補補。”
斜杠吃飽了,滑下凳子去找媽媽,媽媽在料理台整理剛剛收到的滇省寄過來的蘑菇等山貨,斜杠趴在台子上好奇地看,拿起一隻跟其它蘑菇長得不一樣的,問:“媽媽,這是什麼?”
薛妙黑線,郝連長他們搞怪,蘑菇裏還夾著曬幹的回春草,怎麼可能告訴小娃娃這是壯暘的,薛妙回道:“是一種蘑菇,吃了會變年輕。”
變年輕?斜杠舉起一根就去找爺爺,“爺爺,吃這個,年輕。”
斜杠爺爺的幾個老戰友,見多識廣,能不認識回春草?全都噴了。
追兒子慢了一步的薛妙,在門口差點摔個趔趄。小孩,太聰明也不好。
廖伯華:我孫子孝順得讓人想哭。
坑爺爺不自知的斜杠,閑不住又跑出來坐在門口喂他的獅子狗。外國客人下午有事,吃好了先下樓,結好賬,團長在院子裏走了兩步又回來了,盯著獅子狗廖二的飯碗很感興趣,對翻譯說:“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