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原創小說《寧戚秘史》 作者:郝曉晨
(或可稱依附曆史,或可稱還原曆史。曆史,它的本來麵目到底是什麼?你知?我知?他知?僅以此“寧戚秘史”,聊以笑談。)
備注:寧戚,春秋時齊國大夫。其籍貫說法不一,道光《平度州誌》認為: “ 寧戚,萊之棠邑人 ” (古城在今平度門村鎮唐田村)。《管子》《呂氏春秋》《史記》則認為: “ 寧戚,衛人 ” (今河南境內)。
寧戚出身微賤,早年懷才不遇,曾為人挽車喂牛。直到有一天得遇慧眼識英才、不拘一格選人才的齊桓公和管仲,才被齊桓公舉火授爵,拜為大夫,後又官授大司田,分管齊國農業,成為齊桓公的股肱之臣,與管仲、鮑叔牙等一起輔佐齊桓公建立了 “ 九和諸侯,一匡天下 ” 的赫赫霸業,使齊桓公成為 “ 春秋五霸 ” 之首。
楔子
公元前 766 年,岐山大戰。
“不好了,襄公陣亡了!”
密報傳來時,秦襄公的夫人繆嬴正在“西垂”臨時搭建的一個茅草屋內生產,多日的旅途勞頓,使得孩子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哇 ~ ”一聲清脆的哭聲響徹夜空,在這個戰亂的夜晚讓人們的心情更增加了幾分愁緒。
“夫人,是個男孩!”一個白發蒼蒼的瘸腿老人將孩子抱到繆嬴麵前。
“男孩!”繆嬴心下有些歎息,秦國嬴氏一門原本就人丁單薄,她滿心希望能夠給秦襄公再添一翼虎子,可惜老天不垂愛,如今正值戰亂,孩子的命不知道能否保住。
“夫人,襄公陣亡,請您節哀。戎人就快要攻過來了,我們該怎麼辦呢?”從岐山逃至西垂,繆嬴身邊已經沒有多少護衛士兵了,由於秦襄公對姬衛有恩,現下腿瘸的老兵姬衛始終忠心耿耿的護衛著夫人。此時大敵當前,姬衛依舊惦記著主公一家的安危。
“我夫君已死,想來戎人定不會放過於我。這孩子是嬴氏一門的後人,我就將孩子托付給您了,希望你能護他周全。”繆嬴知道自己難逃此劫,隻盼自己能夠留在這裏多拖延一些時間,好叫姬衛將孩子帶走。
懷抱著嬰兒,“夫人 ~ ”姬衛雙眼含淚,哽咽無語。
“答應我,不要泄露孩子的身世,快走吧!”繆嬴眼含著淚,揮手叫他們速速離開。
姬衛懷抱著小嬰兒,騎著一匹快馬,一路狂奔,他跟了秦襄公一輩子,秦人的前塵舊事,此時不斷在腦海浮現,猶如昨日。
秦的祖先是黃帝之孫顓頊的一個支係,一直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他們的活動區域大約在黃河下遊的東海之濱。公元前 11 世紀,周武王發動滅商戰爭,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史稱西周。秦人的祖先被趕離故土,遷往他鄉,逐到西方荒涼的黃土高原,在周的西部邊陲 “ 守邊 ” 。秦人被征服後,社會地位一落千丈,整個氏族都淪為奴隸,受西周奴隸主的驅使和奴役。在西周奴隸主眼裏,秦人就像牲畜、物品一樣,可以買賣、贈送和賞賜。秦人的首領也常常被周天子征調去服役。一次周穆王到西方巡遊,同西王母相會於瑤池,秦的造父為他駕車,由於技術精湛,趕的車一日千裏,很討穆王的歡喜,被封於趙城(今山西洪洞縣北)。周孝王時,為了對外戰爭的需要,對養馬業十分重視。他聽說秦人首領非子特別善於養馬,就把非子召來,讓他在汧水和渭水會合處(今陝西寶雞一帶)的平原上主管養馬之類的事宜。由於非子對馬調教有方,馬群繁殖很快,周孝王對非子十分賞識,便將非子的異母弟成封於秦(今甘肅天水附近),作為周王的一個附庸,繼承嬴氏血緣,號稱秦嬴,秦在這時的地位才比以前高了一些,周天子還允許秦人在 “ 秦 ” 這個地方築城,此後, “ 嬴 ” 姓居民才正式被稱為 “ 秦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