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守道再現(1 / 3)

傍晚,劉奶奶到屋外刮了一簸箕積雪,放鍋裏熬成水,水開了以後把私藏的一小袋子紅薯麵撒進了鍋裏一點兒,“今天是臘八了,咱家改善改善夥食,不吃那麥秸殼子了。”

全家人都餓的有氣無力、皮包骨頭,劉繼宗喘著氣問,“你哪兒的紅薯麵兒?”

劉奶奶一笑,“入冬的時候留的,打算過年的時候吃。”

劉念道雖然年齡大了,卻挺能挨,就早上吃了一小碗麥秸殼子熬的清湯水,一直撐到現在,看著比劉繼宗還精神。他在旁邊歎了口氣說:“還過什麼年呢,能活過來年就不錯了,這世道,打仗就打仗吧,狗日的老天爺也來湊熱鬧,兩年沒下過一滴雨,倒是下了一地螞蚱,這玩意又是飛又是跳的,比人歡實,要不然逮了也能吃。”

紅薯麵扔鍋裏飯就好了,說是飯,也就是一鍋比清水稍微渾點兒的渾湯。

一家四口人,每人可勁兒喝了一大碗,不過,維持了不到半個小時又餓了,咋辦呢,勒緊褲腰帶睡覺吧,睡著就不餓了。

自打饑荒開始,劉念道也不催促劉奶奶和劉繼宗生孩子的事了,路都走不好了,哪兒還有力氣生孩子。

睡到半夜,劉奶奶餓醒了,不過她沒睜眼,因為睜開眼就睡不著了,那會更餓。可就在這時候,耳邊傳來一個低低的女人聲兒:“白仙姑……”

劉奶奶聽了心裏納悶兒,是不是餓出毛病了,這大半夜的咋還聽見有人喊自己呢?劉奶奶沒睜眼。

停了一會兒,女人聲音再次傳來,“白仙姑醒醒。”

劉奶奶立刻意識到這不是幻聽,把眼睛睜開一看,就見床頭站著兩個人,一男,一女……劉奶奶頓時吃了一驚,為啥呢,床頭兒這女人雖說看著眼生,可她身後那男的劉奶奶卻認識的緊,這男的,正是河灣兒村的李勝!

劉奶奶忙從床上坐了起來,看看李勝,又看看女子,剛要開口問他們是怎麼找來的,就聽站在女人身後的李勝說話了,“白仙姑,俺兩口子今天過來,就是想看看您全家,俺們要走咧,跟您道個別。”

“你們兩口子?”劉奶奶疑惑地朝女人又看了看。

女人淡淡一笑,“白仙姑,我就是小晴。”

劉奶奶聞言一震。

女人忙說:“白仙姑您別怕……”說著,這女人,也就是這小晴,回頭朝李勝看了一眼,“我相公前幾日……前幾日餓死了,他們全家都餓死了,他母親帶著他弟弟先走了,我們夫妻兩個就來了您這裏……”

聽女人這麼說,劉奶奶也沒啥可驚訝的了,很平靜地點了點頭,意識到自己這時候可能是在做夢。

就聽小晴接著說:“我們過來的時候,在附近山上找了找,從您這村子往正北走五裏,有個小山坳,山坳裏有個小山洞,山洞裏有糧食,可救您全家人的性命……”

劉奶奶一聽“糧食”,立刻來了精神,眼睛直直地看著小晴,不過,肚子裏更餓了。

小晴再次一笑,不得不說這女鬼長的還真漂亮,笑起來風情萬種,看的劉奶奶都有些嫉妒,“您和您的家人可以在明天正午時進洞挖糧食,其他時辰最好不要去。”說著,不等劉奶奶說話,小晴回手拉住李勝的手,又說了一句,“白仙姑,這算我們夫妻兩個對你們的一點報答吧,我們這就走了。”說完,拉著李勝一轉身,憑空消失在了劉奶奶眼前。

女鬼小晴和李勝來得快、走得也快,劉奶奶呆呆看著他們消失的地方愣了好一會兒,等回過神來以後,抬手在自己胳膊上可勁兒掐了一把,很疼,居然不是夢。

這就讓劉奶奶納悶兒了,自己一個大活人怎麼可能看見鬼呢?又一琢磨,明白了,現在餓的隻剩下了半條命,身上陽氣不足,再加上深更半夜陰氣重,能看見鬼也是有可能的。

鬼不會說謊話,女鬼小晴說山裏有糧食,那一定有糧食。

劉奶奶忙把身旁的劉繼宗推醒了。

其實劉繼宗早就餓醒了,隻是閉著眼睛沒吱聲兒,劉繼宗打心眼裏不怎麼待見李勝,這可能因為李勝之前在劉念道家養傷的時候,劉奶奶對他太好了,劉繼宗心裏吃醋。男人其實都這樣兒,見不得自己老婆對別的男人好。

劉繼宗也從床上坐了起來,因為天冷都是穿著衣服睡的。劉奶奶剛要開口,劉繼宗擺手攔下了她,“別說了,我都聽見了。”

“聽見了也不起來跟人家打聲招呼。”劉奶奶嗔怪著推了劉繼宗一把。

劉繼宗撩開被子下了床,“我可沒那跟鬼打招呼的習慣。”說著,油燈也不點,摸到床邊的拐杖,拄上就往門口走。

劉奶奶忙問他,“你幹啥去?”

劉繼宗頭也不回,“你說我幹啥去,挖糧食去唄,沒聽那女鬼說麼,山裏有糧食!”

“你瘋了,也不看看現在是啥時辰了,深更半夜的……”劉奶奶也趕忙下了床。

“我是瘋了,白天我聽村裏人說,南邊兒的人,都吃起自己的老婆孩子了,說不定哪天餓急了我把你也宰了吃了。”

“你敢!”

劉繼宗拄著拐杖來到另一間屋裏找劉念道和太奶,喊醒老兩口兒以後,把女鬼小晴剛才說的話說了一遍。劉繼宗的意思,找上王草魚一家人,立馬兒進山挖糧食。不過,劉念道狠狠訓了他一頓,劉念道說,“這深更半夜的,山裏邪氣重,誰敢進山,你小子要糧食不要命了吧!”

第二天一大早,劉念道住著拐棍兒親自來到王草魚家。要是擱在平常,就劉念道這身子骨兒,根本用不著拄拐棍兒,這時候,真的是給餓的。

劉念道和王草魚這倆老頭兒,都挺能挨的,肚子沒貨,卻比年輕人還精神。

劉念道一說山裏有糧食,王草魚都聽傻了,用王草魚的原話說,都他媽不記得糧食長啥樣兒了。

王草魚的小兒子王實誠,今年也快五十了,他有三個兒子兩個閨女,大兒子就是王小順,二兒子王小二,三兒子王小三,老四老五是閨女。前些日子,小閨女王小五餓死了,才四歲,怕屍體給別人刨出來吃了,偷偷埋到了自己家的後院裏。

王實誠的大兒子王小順,這年已經二十一歲,還沒成家,二兒子王小二,十九歲,王小三,十六歲。

聽劉念道說山裏有糧食,一大家子人深信不疑。

為了能湊出點兒力氣進山挖糧食,兩家人把自己家裏的存貨全拿了出來,在院兒裏架上口大鍋煮了,一群人破釜沉舟吃了一頓。

吃過飯有了點兒力氣,原本打算劉念道和劉奶奶帶著王小順他們三兄弟進山的,劉繼宗竟然也要跟著去。劉繼宗腿腳不方便,走平地都費勁兒別說走山路了,不過這一次誰也沒能擰過他,隻好讓他也跟著去了。

幾個人按照女鬼小晴所說的路線,很快來到村北五裏外的小山坳裏。

原本這小山坳挺隱秘的,整個兒被樹木和野草遮擋。不過這時候樹木因為沒了樹皮全都枯死了,野草也早就被村民挖得幹幹淨淨,加上是在冬季,小山坳暴露無遺。幾個人沒費多大力氣,在小山坳裏找到了女鬼小晴所說的那座洞穴。

洞穴不大,直徑不到三尺,人跪地上勉強能爬進去,打眼往裏麵瞅瞅,陰森森的,感覺挺恐怖的。不過這時候人除了知道餓,根本知道啥是個害怕了,一想到裏麵有糧食,就是刀山火海也敢往裏麵鑽。

劉繼宗放下手裏的拐杖,往脖子裏掛上一盞馬燈,第一個趴在地上鑽了進去,王小順兄弟三個緊隨其後,魚貫而入。

據劉繼宗說,山洞是個酒瓶肚兒,口小裏大,越往裏鑽越寬敞。

劉念道和劉奶奶等在洞口,不大會兒功夫兒,王小順在洞裏吵吵上了,“劉念道爺,奶奶,好多糧食呀!”

真的有糧食!?

劉念道和劉奶奶一聽,心裏那個激動呀,比找著金子還興奮,劉奶奶差點兒沒哭出來,喊劉繼宗他們幾個,趕緊把糧食全弄出來!

他們來的時候帶了幾個麻布袋子,就是打算背糧食用的,這時候終於派上了用場。

劉繼宗和王小順兄弟三個,從上午一直折騰到天色擦黑兒,不知道在洞裏反複爬了多少個來回,膝蓋都磨破了,裏麵的糧食被他們用麻布袋子一點點兒拖了出來。

這糧食雜亂不一,有麥子、有玉米、有黃豆,雜七雜八的,弄出來以後堆在洞口跟座小山似的。

劉念道看著這些糧食激動的下巴上的胡子都抖了起來,“這些糧食,夠咱兩家吃一年了!”

幾個麻布袋子因為反複從洞裏拖糧食,都磨破了,劉奶奶把它們其成兩個拆了搓成麻繩,把另外幾個上麵的破口紮了,每個袋子裏裝上少半袋,讓王小順兄弟三個趁黑兒往家裏背。

這時候,兄弟三個也不知道從哪兒來的力氣,一個個兒跟喂飽細料的牛犢子似的,隻嫌袋子裝的少。劉奶奶勸他們說,給袋子裏少裝點兒,來回多背幾次就是了,裝多了山路不好走,會累壞的。

兄弟三個哪管這個,每個人都把手裏的袋子是裝的滿滿兒的,扛在肩上咬牙就走。

從洞裏往外倒騰糧食劉繼宗還能幫上忙,但往山下背糧食就不行了。劉繼宗交代王小順他們兄弟三個,路上要是遇上人,可別說袋子裏裝的啥,要不然背不到家就沒了。

劉繼宗說這話的時候,劉念道和劉奶奶都在一旁聽著,都沒言語。

常言說的好,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時候,人人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我們家裏的人即便再善良再無私,那也有個限度,糧食雖多,但也隻夠兩家人吃的,救不了一村子人。再者說,這小村子不是三王莊,感情不深,劉念道他們還沒大公無私到和這裏的村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王小順聽劉繼宗這麼說,趕忙點頭說了句,放心吧爺爺,俺們就說背的菩薩土。

這時候天已經黑了,村裏人也早就睡下了,其實也沒人看見。

山裏陰氣重,劉念道怕他們兄弟三個在路上出啥邪乎事兒,就讓劉奶奶陪他們一起下山。劉念道和劉繼宗留在山坳裏看守糧食。

三兄弟反複扛了幾趟以後,夜深了,又黑又冷,山坳裏開始變得不幹淨,到處竄著藍汪汪的鬼火,遠處還時不時傳來幾聲嗚咽,也不知道是

山裏的野狼,還是孤魂野鬼,反正要多瘮得慌有多滲得慌。

路上,劉奶奶一手攥著柳條,一手攥著桃木楔子,打著十二分精神護在三兄弟身邊。

山坳裏,劉念道在糧食旁邊擺了護身小陣,和劉繼宗站在陣裏,兩個人都拽出大匣子拎在手裏。

居然一夜無事,一直到天色漸亮,山坳裏的糧食給王小順兄弟三個扛回家裏一大半兒,剩下的糧食劉念道不讓他們扛了,因為天一亮村裏人都出來了,給人看見就麻煩了,幾個人用積雪把糧食蓋上,依著劉念道的意思,等晚上再來。

這一天,兩家人算是開了洋葷,飽飽吃了一頓,不過,這也導致了一場悲劇的發生。王實誠的小兒子王小三,因為吃的太多,給撐死了。

這時候家裏死人也沒那麼大悲痛了,哪天不死人?誰家不死人呢?要是擱著前幾天,他們連哭的力氣都沒有。全家人把王小三跟他妹妹埋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