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書(1 / 2)

正是四月,才過了五更天,扶玉就掀開帳子,輕聲喚道:“娘娘,該起了。”

床上的人沒動,仍攬著柔軟衾被沉浸在睡夢中。

扶玉隻好又喚了遍:“娘娘,再不起,穆貴妃她們就要到了。”

穆貴妃三字入耳,即使還在做著夢,薑洛卻也條件反射地立即記起,原劇情中,薑皇後就是在穆貴妃來永寧宮請安時犯了最後一次病,沒等太醫趕到,便溘然長逝。

薑洛頓時一個激靈,驀地睜開眼。

入目所及不是熟悉的天花板,呼吸間也不是用慣了的植物香薰,而是舒緩雅淡,悠遠綿長,據宮女扶玉所說燃的安神香的味道。

薑洛盯著古典華美,精致得足以放進博物館進行展覽的床帳,有點恍惚地想這是她穿書的第二天。

她穿的是本宮鬥文。

文裏除後宮妃嬪的品級還算符合史實外,其餘全部架空,各種大雜燴,一切設定皆為宮鬥服務——至少薑洛就沒聽說過什麼大夏皇朝。

眼下是建安元年,皇帝剛登基不久,正是大展宏圖、最為勤政之時,他既不召人侍寢,又不讓人去長生殿伺候,三千佳麗自入宮以來,就沒在宴會以外的場合見過皇帝。

空有一身才華本領卻無處施為的佳麗們實在閑得無聊,便想方設法地找樂子。

俗話說得好,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變態,佳麗們樂子找著找著,居然找到彼此的身上。

這下可了不得。

都是家中嫡女,身份貴重,更有甚者名聲響亮得天下皆知。家裏將她們送進宮,無不是衝著皇帝恩寵來的。

看似皇帝忙於朝政,記不起她們,想爭寵都沒法爭。

可誰規定,皇帝不來後宮,後宮裏的女人便不能爭寵了嗎?

佳麗們兩眼放光。

起初都是小打小鬧,譬如今日你在背後說我有口氣,明日我也私下裏傳你有腳臭;逐步發展成今日你扇我巴掌,明日我罰你下跪,端看誰皮糙肉厚似的。

再後麵,則演變成今日你送染了汁液的紈扇給我,明日我送摻了粉末的糕點給你,咱們誰也別欠誰。

倒無人針對薑皇後。

一則皇帝雖不來後宮,但身為他發妻的薑皇後倘若出事,皇帝少不得要專門騰出手進行整頓;二則薑皇後的娘家薑氏當年力挺先帝起兵,散盡家財地為先帝招兵買馬、開創大夏太平盛世,是先帝欽點的名門世族。

薑氏人才輩出,三省六部皆有優秀子弟在列。甚至薑皇後的祖父至今還掛著太傅的頭銜,這等家世,沒誰傻到故意得罪。

當然還有個最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仲夏時,薑皇後得了病,太醫言道需要靜養,薑皇後便將每日的請安給免了。

長久見不到薑皇後,沒這位中宮之主在上頭壓著,以穆貴妃為首的佳麗們鬥法日漸升級。

佳麗們鬥來鬥去,快活似神仙,漸漸的,儼然連拿皇帝恩寵當噱頭都不需要。皇帝就這麼淪為背景板。

及至秋冬之交,薑皇後病逝,神隱許久的皇帝才終於露臉。

但也僅僅隻是露臉而已。

他還不如同一時刻回京的太後更值得人惦記。

薑皇後下葬後,皇帝回歸朝堂,繼續當他的背景板。佳麗們為著薑皇後的逝去安分一段時日,目光便轉到懸空著的中宮之位,以及太後的身上。

到這裏,不用說也知道,佳麗們的鬥法絕對再度升級。

最終是穆貴妃,還是另外的哪位佳麗成了這本宮鬥文的最大贏家,薑洛不清楚,因為她剛看完和她同名的薑皇後的劇情就穿了過來。

連人帶身穿的。

關於原本的薑皇後去了哪兒,薑洛也不清楚。可她心中卻莫名其妙有種認知,似乎不論容貌還是身體,她都和薑皇後一模一樣,她隻要說話做事別太出格,就用不著擔心露餡。

薑洛為自己居然穿書,還取代了薑皇後震驚了會兒,就開始思考她該怎麼活下去。

現在這個時間點,距離薑皇後得病僅剩一個月,離薑皇後病逝也僅剩半年。

她這麼稀裏糊塗地穿了,也沒誰告訴她需不需要按照原劇情走下去。那麼她是該按部就班地等劇情自然發展,還是……

薑洛昨日思考很久,也沒思考出個所以然來。

直到她吃了穿過來後的第一頓飯。

這飯有尚食局精心烹製的禦膳,也有專屬皇後的小廚房搭配的小碟。什麼水晶蝦仁,香酥鴨子,玫瑰豆腐,百合酥,不管哪樣菜,皆是比電視劇裏的看起來還要更讓人食指大動。薑洛聞著那味道,悄悄咽口水。

她想這大約就是穿成宮鬥文中英年早逝的皇後最大的好處了。

等扶玉布菜,薑洛當先舀了顆蝦仁送進嘴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