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追捕(1 / 2)

青龍皇朝,清州。

日落將暮,餘暉染紅了山川大地。

由坦途的官道向西岔入一條小道,便是通往霧山的入口,兩旁的茂密大樹遮天蔽日,蟲鳴鳥叫不絕,人跡漸漸罕至。

時逢陽春三月,已有人冒險進入霧山采藥,假若有幸采得一兩株名貴藥材,換取銀兩,那可就一年到頭吃喝不愁。

霧山因“霧”得名,常年大霧彌漫,瘴氣重重,每年失蹤罹難者更是數不勝數,山上白骨遍野,早已見怪不怪。

采藥人進山,都要三兩結隊,在彼此的腰間拴上繩子,相互照應。

老張是這一行采藥人的領頭,歲數已過半百,是行伍中年齡最老經驗最豐富的人,今日收獲雖然不佳,但也趁著天色尚未昏暗之前早早下山。

他走在槐樹夾道的幽深小徑上,看見山下迎麵走來兩人,一高一矮,皆黑衣裹身,頭頂鬥笠。

為首的黑衣人駝背嚴重,似乎背負著一座大山,鬥笠之下,是一張飽經風霜而年邁的臉,身後緊隨的年輕人倒是身材高大,氣宇非凡,腰懸三尺玄黑寶刀,背著一個沉甸甸的麻袋,隻可惜相貌並不起眼。

老張見兩人正打算上山,便好心提醒道:“兩位俠士,霧山入夜十分危險,不如隨我們回鎮上休整休整,明早再進山吧。”

兩人置若罔聞,擦肩而過。

采藥人見兩人無動於衷,也不敢生事,隻是多看了兩眼,就不再上心。

剛出小道不久,老張便瞧見官道上沙塵滾滾飛揚,不遠處,一行人馬奔襲而來,浩浩蕩蕩。

不到十息,五十餘騎人馬就衝到眼前,高頭大馬於眾人麵前驟然而止,夾帶著塵土沙石,濺射到他們臉上,老張嚇得直接後退,幾個踉蹌,跌坐在地。

來者皆清一色黑袍輕甲,虎背熊腰,滿臉盡是殺伐之氣。

五十餘人中,背負長弓的人有三十人,其餘二十人則配有手弩,但無一例外,腰間都懸有一把繡春刀,長三尺三寸。

為首的一騎勒住韁繩,輕輕拉開寬鬆的黑袍,露出懸於鸞帶的銅牌,上刻“青龍衛總旗”五字,他緩緩開口說道:

“青龍衛追捕要犯,一旦發現可疑人物立刻向縣衙上報。”

老張神情恍惚,緩了口氣,才發現說話的那人黑袍之下還穿著一件銀紋飛魚服,而其他人則沒有,這顯然官高一級,他雖是無知的市井百姓,但也聽聞過青龍衛的威名,乃是專理皇帝欽定案件的特殊機構,有不必經過三司可自行逮捕、偵訊、行刑、處決的權利。

青龍衛等級森嚴,官職從高到低分別是指揮使、鎮撫使、千戶、百戶、總旗、小旗、校尉。

隻有總旗以上的職位才可以穿飛魚服,而且不同品級的軍官對應不同顏色的飛魚服。

老張嘴唇顫抖,指了指身後的小道,說:“方才見兩個黑衣人往霧山上去了。”

青龍衛總旗皺眉問道:“什麼模樣?”

“那兩人一高一矮,戴著鬥笠,無法看清容貌。”老張眼神透著不安,稟告道。

青龍衛總旗聽聞後,拿出輿圖查看一番,沉思良久才命令道:

“追!”

一行人迅速動身進入小道,頓時,塵埃四起。

老張望向消失在茂林深處的青龍衛人馬,心有餘悸地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如釋重負。

……

隊伍越深入,道路變得越崎嶇難行,等到了霧山腳下,隻剩下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羊腸小道。

身旁擔任小旗的下屬試探性問道:“總旗大人,天色已晚,要不就地紮營?明早與大部隊會合,定能將那賊人抓捕歸案。”

青龍衛總旗用馬鞭指著他,罵道:“明天若與那李千戶會合,別說剩湯,連屎你都趕不上一口熱乎的!”

“傳令下去,棄馬上山,咱們獨占這份功勞,保準你們升官發財!”

總旗麵露冷笑,心中早已將這如意算盤打好,對付區區兩個江湖小賊,這五十餘號人足矣。

……

夜裏,寒風凜冽。

放眼望去,山上樹影婆娑,似有人影。

一處早已破敗不堪的道觀裏,燃起了熊熊篝火,隻見搖曳的火光在牆上映出兩道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