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姐莫要誤會,我沒有惡意的。隻是在談生意前,得先確定外頭沒有人,否則生意機密被別人聽到,咱們的生意也就做不成了。”
“那倒是,做生意確實得保密。可是咱們的生意做不成了,因為生意已經被別人給搶去了。雖然這筆生意的前景很好,可是暫時市場還沒有打開。所以我們這一次要的貨物數量是有限的,第一次隻要一萬兩輛,這是我們暫時能消化的極限。
飯要一口一口吃,生意也要一點一點做。其實按照我的想法,頭一次要五千輛,就已經聽多了。隻是朱先生誌向高遠,行動也比一般人要果決。所以才會第一次出手,就直接要了一萬輛。回去他家老爺子,還不知道要怎麼收拾他呢。”
聽到秦心蓮這麼說,李榮成一方麵覺得可惜,另一方麵又開始打聽:“朱先生年紀不大,不知道他的父親是做什麼的?雖然很冒昧,不過我還是有些好奇。畢竟二位年紀都不大,卻出來做生意,實在是後生可畏。”
“我們都才剛剛上完高中,哪會做什麼生意。其實我是朱先生的表妹,這一次就是跟著他出來玩的。我家是吃公家飯的,不方便做生意。他家是世代做生意的,他家老爺子的生意可比他厲害多了。這次也就是拿他自己的壓歲錢,然後出來玩玩。
不過我表哥是真的會做生意的,他家老爺子不止一次誇過他有生意頭腦。我就不行了,隻會跟著看看。讓我學做生意,我是萬萬做不了的。”
雖然李榮成沒有做過銷售,可是他畢竟是香江來的人。視野比現在的大陸人要開闊,腦子也更活泛。在他看來,朱天河自然是難得的人才。在他見過的大陸人,甚至香江人裏麵,朱天河都是難得的人才。不過秦心蓮似乎就沒那麼厲害,看著倒是也挺聰明。可是也就是一個聰明的小姑娘,完全沒有朱天河那種老奸巨猾的感覺。
看著秦心蓮坐在一邊無聊的絞著手指,李榮成心裏忽然來了一個主意,然後跟她說道:“秦小姐,咱們中國不是有句俗話說得好,那就是貨比三家。
雖然本地的廠子給出一個六十元的低價,可是他們的質量肯定是不如我們的。而且我們是香江的牌子,到了北方消費者肯定也更喜歡我們的產品。不如讓朱先生也訂購一批我們的產品,然後運回北方一塊銷售。到時候賣的比本地廠子的貴,比本地的產品銷量更高,不就證明我們的產品更適合你們?”
秦心蓮想了想,然後點點頭:“道理的確是這樣,不過你畢竟是來晚了。我們已經訂購了一萬輛本地牌子的自行車,已經沒錢買別的產品了。”
“無妨,朱先生訂購的一萬輛,花費必然很高。但是這一次買我們的產品,可以少買一些,隻是作為比較的樣品就好。”
“可是作為樣品的話,太少了也沒有意義。要麼我跟他說說,直接訂購你們五百輛好了。反正一萬輛都買了,五百輛就當是一個添頭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