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紀末的日本正處於鐮倉幕府的統治之下,憑借執權一職掌控幕府的北條一族更是權勢滔天。然而盛極而衰實乃應有不變之理,如今的北條氏雖然威權依舊但卻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說到鐮倉幕府的衰落就不得不提數年前剛剛結束的兩次抗擊蒙古的戰爭,雖然北條一族憑借著台風的優勢打羸了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但也為日後一族的覆滅埋下了禍根。
原來幕府是通過下賜和保護禦家人的土地才獲得他們的效忠的,但文永之役和弘安之役兩場戰爭是對外戰爭自然是無法獲得新的土地,而日益自滿北條一族自然也不願意將自已的土地白白送給禦家人。於是盡管損失和付出巨大參戰的禦家人們卻並沒有從北條氏手中獲得下賜土地的“禦恩”,於是原本堅如磐石的“奉公”體係便開始有了裂痕。
眾所周知,鐮倉幕府原本的主人本是源氏一族的嫡流,北條氏憑借著姻親的身份以及尼將軍的扶持才在賴朝的子孫斷絕後陰謀竊取了幕府的權利。也許是因為得位不正的緣故吧,北條氏隻得用厚恩來換取禦家人的效忠。如今既然厚恩沒了那奉公也就不必再向往日那般忠懇了,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極其可怕的趨勢。
更不要說雖然此時源氏嫡流已經斷絕但足利、新田、佐佐木等源氏支係仍在日本各地擁有不少的權勢,這些人中可有不少野心家希望繼承賴朝的遺誌奪回源氏的幕府。京都的天皇和公卿也暗暗開始謀劃奪回失去的皇權,他們的手中如今依舊掌控大量的莊園作為這種野心的支撐。於是就在這種氛圍的刺激擊下,作為鐮倉幕府衰敗開端事件的霜月之亂終於爆發。
弘安八年(1285年),代表北條氏禦內人勢力的幕府內管領平賴綱率兵攻滅了禦家人勢力代表安達泰盛一族。
這安達泰親雖然是幕府現執權北條貞時的外祖父,但卻也是幕府外樣眾之重要人物,可以說是北條得宗專權製度的潛在敵人。因而元寇之亂剛剛結束沒過多久,北條氏的直屬家臣們便趁亂夜襲了安達氏的居所,整個安達一族隻有少數族人逃亡在外。
其後,北條氏借機大肆迫害吉良、三浦、小笠原、二階堂等有力禦家人家族,上野、武藏等幕府統治中心地帶也因此落入北條氏的掌控之中。由此原本隻是憑借尼將軍的威望以及承久之亂的威脅才掌握幕政的北條一族權利大為擴張,然而整個鐮倉幕府卻因此而實力大損。
轉瞬之間二十餘年過去了,時間也到了嘉元三年(1305年),昔日主導剿滅安達一族的內管領平賴綱也因過於張揚被當時的執權北條貞時討滅一族,但幕府對於安達一族的追討卻從未平息。關東的足利家便是北條氏的下一個目標,盡管足利世代與北條聯姻但卻也因此在幕府中越發勢大,這已經是北條氏所無法容忍的了。雖然足利家的現代家主足利家時在霜月之亂中為了保全一族而主動切腹,但據說卻留下了極為可怕的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