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歸天(1 / 2)

第一章·歸天

禦弟哥哥,你說如果有來生,可是願與我攜手白老?

紅賬遮掩,曾經的傾國之容貌已然失去了當年的紅潤,雙目無神的望著天,眼角無端的流下兩行清淚。

國師靜候在帳前,眉宇間隻留下濃濃的憂傷和無奈。自新帝登基至今,十幾載歲月裏,無時不將女王陛下眼裏的悲傷收在眼裏,那唐王禦弟出關西去這麼多年來,女王的相思之苦未曾隨時間淡薄,反而更讓她思念成疾,朝中多處事宜已經交由國師輔佐公主殿下代為處理。

雖說這西梁女國的女王陛下未能與禦弟結合共育一兒半女,可這一國百姓總是要有未來的儲君的,玄奘西去不久後,苦於多位朝中元老大臣的勸諫,飲下了那子母河的河水。經十月懷胎誕一女,取名為昭華,至今已有十六歲的花季妙齡,眉宇間的靈氣像極了她的母親。

紅燭跳動著微弱的光影,女王陛下雙目漸漸有了些光澤,泛白的嘴唇微微張開,虛弱的她細聲喚道:“國師……國師”。

國師聞聲急忙快步到床前,眼中溢滿了關切:“陛下可有什麼吩咐?”

帳中女王的聲音越來越微弱,略帶急促的催到:“快讓昭華過來見我,快讓她來,我有話要對她說。”

“唉,我這就去請公主殿下,陛下還請寬心些。”國師急忙應聲,快速到門外輕喚一名宮女速去前殿請來公主。

唐僧師徒回到唐朝後廣為教法大乘佛經,三個徒弟依次在身旁護法,並在一年之後辭別唐王周遊四海講經廣渡天下百姓。唐王本是要在長安為他們修建一座皇家寺廟,雖說師徒四人要遊曆八方去講經,但是終究還是要回來的,這寺廟並沒有停建,那便是後來的靈禪寺了。

拜別了王權富貴,謹守著心中的戒律清規,十數年間遊曆了三山五嶽四海八荒,可以說是將佛教的經文法旨帶去了他們所能到過的地方,轉眼間就是十數年的光景。

這一年,當日,師徒四人途徑一座國界偏遠的小村鎮,這村上的小寺廟並不怎麼大,合圍的小小寺院裏已有幾處牆麵坍圮。

到這裏的第三天夜裏,悟空為師傅掌燈,唐三藏依舊在翻閱著那一本本佛教的經書,這些經書也不知念過了多少遍,可是在他的心理卻總覺得未能參悟的透徹。

自幼出家,人人都說自己佛性頗高,還被各路神仙乃至佛祖說是什麼金蟬子轉世,但是他所知道的隻識自己是唐朝的和尚,俗家姓陳法名玄奘。若非要談什麼前世今生,那些都不是他最在意的,最在意的可能是曾經埋於心底的來世。

西方大雷音寺內,佛祖端坐蓮台,佛眼掃過四周眾佛、菩薩、羅漢,講道:“如今唐玄奘已經將那大乘佛經廣濟天下,金蟬子下界傳教本該功德圓滿,隻是此番下界傳教中尚有些變數還未能了去。不知誰來祝他一臂之力,渡他早日還佛?”

四大菩薩相視一番,最終眼睛都看向了觀音大士,畢竟金蟬子為佛祖座下第二大徒弟,萬不能怠慢,何況觀音總領西天取經的任務,對唐三藏此次曆劫也要頗有辦法遠見。

觀音自知此番任務自己是最合適的人選,便向如來施了一禮:“佛祖,弟子願助唐三藏一臂之力渡此變數劫難。”

如來滿意的點了點頭:“也好,那就你前去幫他一幫吧!”

“弟子領法旨。”觀音再施一禮接下了旨意。

玄奘端坐於案前,在昏暗的青燈下苦讀經卷,悟空也和兩位師弟一同歇下了。

青燈搖曳,不知怎地玄奘身體湧上一襲濃濃的倦意,忽的一下,托在下巴的右手碰倒了案上的燭燈。桌上的經卷瞬間被燭火點燃,熊熊烈火席卷了整座禪房。悟空被忽然來的火光驚醒,急忙衝出自己的這間禪房,隻見在對麵師傅所在的禪房已然在頃刻之間塌下了燒焦的房梁,裏麵的一切都被吞噬了去。悟空大吼一聲:“師傅……”奮不顧身的衝進火海,他自是不懼怕這些火的,畢竟太上老君爐裏的三昧真火都不曾煉化他。但是他知道唐僧可不一樣,雖說已經成佛,但是肉體凡胎的基礎又怎能抵抗這可怖的火勢,這時候沙僧和八戒也被驚醒,看著滔天的火光,瞬間慌了手腳。

大火燒了一夜,到了清晨,那禪房裏的一切都已經化為了灰燼,三個徒弟失魂落魄的癱坐在焦黑的石頭上,往事曆曆浮過眼前,饒是銅頭鐵額的悟空也湧出了淚水,嘴裏輕聲喚著:“師傅……師傅”,沙僧也在一旁抹著眼淚,八戒拍著地上的灰燼嚎啕大哭,嘴裏不住的叫喊著:“師傅呀,師傅,你怎麼就這麼撇下我們走了呀!你讓我老豬可怎麼辦呐。”

“大師兄,要不要我們去找閻王要人去?”沙僧悲痛之餘突然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