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以前——
江令儀以年級第一的成績畢業,和同年級兩位活躍的風雲人物一起簽入了國企,拿著優渥的起薪,說不清道不明的社會地位和福利,著實羨慕死同期畢業的其他同學。
誰都沒想到,在那個進去了就不想出來的工作環境裏,江令儀僅僅隻待了半年。
居然待了半年啊,江令儀回想起來對自己是滿心佩服。
按說自己算是技術工種,但在那個處於壟斷地位的機構裏,她這種被注入企業的新鮮血液並沒有受到重視,也是,原本就處於需求過盛而供給由自家壟斷,吃不下的工作就外包出去這種地位超然的企業,所謂技術人員根本就是老員工眼裏的笑話,沒事總被指使著修電腦,裝係統,再就是殺毒。而同期被招進來的兩個本地的校友也看出了自己的前途不妙,一個狠命兒地往外聯市場部跑,另一個就找關係換去了熱門的財務部。
江令儀沒有這樣的頭腦和背景,她始終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沒人給自己指派活兒幹,就自己找。
國企的崗位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沒有專門的師傅帶她,她自己倒看中了一個,是部門裏的實幹派,還負責和外麵的第三方合作商打交道。令儀天天圍著人家主任打轉兒,企圖給他幫幫手學點東西。起初,人家主任忙著呢,根本不拿正眼瞧她,但架不住令儀腦子靈活轉得快,經常來點點到即止的小聰明,主任呢也是真的忙,見令儀能幫上一點,也不跟她客氣,漸漸交待一些小活兒,再後來,令儀自己也能單打獨鬥做些小項目,和外麵的人打起交道來也是有條有理。
師徒兩個人,幾乎承包了本部門80%的事。
按說,這樣拚命工作的人即使拿不到獎金,也該被領導稱讚幾句。
但他們的領導,偏不。到了發工資的日子,令儀一查自己的銀行卡,工資少了2/3。以前悠閑混日子倒還能拿到工資和全獎。她去跟領導理論,人家振振有詞,你天天在外麵跑,部門的工作會議也老缺席,你還問工資,炒不炒你還是個問題呢!
令儀解釋自己是為了工作外出,但領導根本不買賬——你說自己是出去見客戶了,我同意了嗎?你說自己是去跟進項目收尾,為啥親自去,打個電話不就行了嗎?總而言之,在領導的嘴裏令儀就是一個不腳踏實地,偷奸耍滑倒年輕人。
師父見令儀不出所料的垂頭喪氣從辦公室出來,勸她別計較了,因為你永遠都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領導真的不知道你是為了公事外出嗎,不是,隻是私心不喜歡罷了。師父年紀大了,一頭栽進了體製裏出不來,而你年輕著呢,本事也不差,應該去外麵的世界闖闖。
師父的話不是說說而已,他向相熟的合作商推薦了令儀,對方和這個女孩子打過幾次交道,十分欣賞她認真的態度和紮實的技術,兩邊一拍即合,令儀就這麼跳出了體製,進了一家規模不小的私企。工資翻了一番。
令儀回想起來,在國企的那段時光,應該是她收入最低的水平了,隻是,也是在那個地方,她得到了迅速的成長,為後來出來打拚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進入私企以後,就業合同上白紙黑字的朝九晚五和周末雙休通通化為了泡影,令儀不得不和其他程序員、工程師們一樣熬得雙眼通紅,不知今宵何時。簡曆上項目負責人的經曆彌補了令儀初出茅廬的短處,讓她的工資豐厚不少,但成也蕭何敗蕭何,她所要扛起的職責和壓力也更大了。初進公司,總監對她的簡曆半信半疑,抱著測試的心態扔給了令儀幾個case,按照主管的猜測,新手在一周之類可以完成,他自己的話用不了三天。而令儀,沒讓師父丟臉,堪堪隻花了三天就出色地完成,這還是她經驗不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