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一動,四根連接器以及一個三維人體生命探測器就出現在林涵麵前。
林涵主要拿起了連接器。
很平平無奇的一個銀色圓柱,最上方有一個按鈕,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多餘的東西。
在看到詳細說明後林涵也了解到連接器並不是由稀少的材料製成。
思索了一番林涵把四根連接器收回了倉庫走出了房間。
這個時候家裏除了兩個小不點以及他們的媽媽在睡覺外就隻剩下了林涵。
奶奶帶著女性前往了連秀琴家走動,爺爺則帶著一幫大老爺們去找樂子了。
林涵來到房子四周,按照說明分別把四根連接器插在了四個方位並按下了按鈕。
回到房間,林涵打開電腦連上網絡接收信號。
電腦跳出了一串代碼,最終顯示連接成功。
打開三維人體生命探測器,一副房屋的三維圖在探測器上方顯現。
五個清晰的紅色人影出現在其中。
很明顯林涵就分辨出了人影的身份。
林涵揮了揮手,三維圖中的自己也跟著揮了揮手。
接下來林涵又做了很多實驗,發現三維圖的實時傳遞延遲不會超過一秒。
這其中有可能是範圍小的原因。
想到這裏,林涵出門把四根連接器插在了更遠的地方,讓其把整個村子都包裹了起來。
再一次測試後三維圖中出現了很多紅色人影,有很多都重疊了起來,而且圖像也開始變的有些模糊。
林涵找到自己的人影揮了揮手,這一次三維圖中人影隔了差不多一秒鍾左右才做了相同的動作。
測試完,林涵收回了連接器,看向了最重要的代碼部分。
如果想要把這項技術運用到救援中這還遠遠不夠。
幾個問題:連接器所覆蓋的區域越大三維圖像就越模糊,實時傳遞也越慢,這個問題或許隻要多插幾根連接器就行。
但通過觀察代碼林涵推敲後發現連接器越多代碼也就越複雜,最終網絡也越不穩定。
如果再加上天氣的原因其中要考慮的因素也就更多。
雖然係統給出了成品,但林涵需要改進的有很多。
不過最難攻克的部分已經被係統解決,他所要做的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一點細節並保證整體不會崩潰。
有難度但也有了方向與目標,這五萬聲望花的不冤。
至少林涵在係統給出的代碼上就已經學到了不少東西,這就已經不虧了。
接下來的時間林涵做了份計劃書,說明了自己的想法並附上了一些成果打包發給了包一鳴,讓對方有個準備的同時也做一些前期的工作。
至於係統出品的這套三維人體生命探測器林涵現在並不準備拿出來,因為他的完成度太高了,高到林涵沒有信心之後的產品也能如此,所以前期就隻能放在係統倉庫了。
還有專利的編製現在也要開始想起來了,以及核心算法這些東西林涵也要有所準備,如果這項技術麵世肯定會產生巨大的利潤。
前期準備工作完善到時候他才不會手忙腳亂。
很快,手機響起,包一鳴的電話打了過來。
“你計劃書上說的是真的?三維成像加上生命探測?雖然計劃書很完善但很有挑戰啊,我們幾個歪瓜裂棗能行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