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威國外,藉伸正義!”
“這戴師長講的可真好啊。”頭戴軍帽,身穿中山領軍服的黃俊傑深吸完最後一口煙,用牛皮軍靴將煙頭狠狠地踩滅。這軍靴,還是他在昆侖關大捷中從小日本腳上扒來的。
“新四軍的飛馬牌香煙不賴,就是可惜了難買。”從團部開完會的黃俊傑,看著旁邊不斷走過的同僚士兵,不自覺看到了他們腳下破布纏著的草鞋經不住打了個哆嗦。
“狗曰的天氣!”
講真的他已經想不起自己棄筆從戎多少年了。就如他之前偶然碰到的一個管鞋襪的後勤營長酒後所說:“北平的爆肚涮肉皇城根,南京的千絲燒麥,還有銷金的秦淮風月,上海看得我直瞪眼的花花世界,天津麻花狗不理,廣州艇仔粥和腸粉,旅順口的鹹魚餅子和炮台,東北地三鮮、狗肉湯、酸菜白肉燉粉條,苦哈哈找活路的老林子,火宮殿的鴨血湯,還有臭豆腐和已經打成粉的長沙城。沒了,都沒了!”
從淞滬會戰開始,上海工人家庭的黃俊傑舉家隨著國內工業設備不斷遷移。就在這遷移途中,麵對不斷的轟炸,一顆倒黴的炸彈炸中了這個倒黴的家庭。
從硝煙中爬起,五口之家就隻剩下黃俊傑跟他母親兩人。
隨後在西南聯大讀了一年書的黃俊傑意憤難平,決心棄筆從戎。
伴隨著數不清的會戰,撤退、撤退、撤退,一路敗到那些他從前隻在地圖上看到過的地方。
直到在潰敗中他碰到了200師,並且被歸為補充兵源來到了當時作為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的第五軍200師。
39年12月在師長戴安瀾帶領下參加了桂南昆侖關戰役,苦戰了一個月,斃敵6千,擊斃日軍中村正雄少將,被國內外報紙稱為“昆侖關大捷”。
黃俊傑作為當時稀缺的知識青年,加上作戰英勇深受上級賞識,從大頭兵一路被升為上士副排長。
也經曆到了他從戎後的第一場不用撤退的勝利。
200師也在戰後獲得了在大後方雲南休整的機會。
看著旁邊忙忙碌碌的士兵們,黃俊傑回想起了團部會議的內容,不由得握起了拳頭:“終於要動起來了!”
回到排級駐地,黃俊傑跟其他排長唯一的區別就是喜歡跟手底下的大頭兵廢話,把所有士兵連同各班長聚集起來將會議中的內容選其精要,用簡單的話語複述了一遍。
不管底下士兵對即將麵臨的戰鬥有任何想法,他們都有知道的權利。
同樣也不怕日軍間諜或者所謂的共匪,因為他相信自己手底下的這幫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
很快整個第五軍200師就集結完畢,蘇械T-26坦克開道、大卡車滿載著兵員浩浩蕩蕩先行向滇緬公路行進。
此時41年底日本已經奇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戰太平洋戰爭全麵爆發。
日本很清楚自己在太平洋戰場上,跟工業帝國美國的實力差距。且不說製造業能力,光國土大小資源豐富與否也是任何一個日本高層都明白是不能長期抗衡的。
曾經的鋼鐵黑艦,敲開日本明治維新大門的場景還曆曆在目。
日本明白,如果不搶占優勢很快自己就會陷入弱勢。再加上中國國土戰場上,無論是麵對擁有美國、蘇聯槍炮支援的國軍的正麵戰場,還是共軍的遊擊戰術。都讓日本帝國的中國殖民之路進展緩慢,甚至有了星火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