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三位王爺之中衛王賈河山年紀確實是較大了,而睿王童乾坤不過40出頭,而英王薛凱的年紀更是40不到,其實都不算大,但正是因為他們年紀不大,年富力強,洛奕竹才又不得不防,作為君王他可不想為自己的繼承人留下一個尾大不掉的老臣。
洛奕竹停頓了片刻,繼續說道
“戰爭牽扯的東西實在太多,遠不是他想象的那麼簡單,一著不慎也許就是喪權失地的結果!朕隻有這一個兒子,將來他隻能靠自己,不過在此之前,你這做叔叔的就再幫他一次,幫他運籌一下此次南疆之戰。讓他也知道紙上談兵的瀟灑和血肉刀槍的殘酷之間的差別。”洛奕竹說完注視著賈河山,平淡的神情中,透出殷切的期待。
“不是臣不願,實是南疆之事如要反製實非一日之功,短則五六年,長則十數年。前期耗費巨大,後期也許也隻能保證自給自足。而且依然隻是守勢、鉗製。”賈河山對南疆之事其實早有想法,隻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且之前朝廷多主張以和為貴,他也就懶得攙和。
今日洛奕竹以皇上加大哥的雙重身份要求他幫太子也是侄子洛奕宏,他實在無法推脫,不過先擺困難再降低預期成效是必須的。
“你繼續說”
“玉溪城立於赫龍山脈斷脈,距離甘州府一百七十二裏,即是孤山也是孤城,周圍方圓數十裏都是平原丘陵,平原多玉脈,丘陵多金礦,所以吸引了很多百姓前去采掘。自然而然形成了以玉溪城為中心的無數村鎮,這些村鎮不僅吸引了采礦的人,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的行商,種植和鍛造等產業的發展,這樣就導致圍繞玉溪城生存的人口越來越多,生活範圍也越來越大,但是玉溪城的守兵隻有那麼多,而且他們的第一要務是保護城池,所以一旦玉溪的村鎮建立的太遠,他們根本沒有辦法應對南嶽官兵的襲擾。”
“但是無論是黃金還是玉石,都是珍惜且昂貴的物品,南嶽沒有實力開采,所以他們就隻有搶奪,每年的夏季都是他們搶奪的季節,因為那時是玉溪的雨季,這個時候即是開采的最佳時機也是南嶽蠻人最活躍的時期。”
“是啊,明明知道個中緣由,卻依舊年年被襲!你說痛心不痛心?”洛奕竹深有同感,歎息一聲極其無奈的說道。
“玉溪城隻有那麼大,隻能容納那麼多兵丁,而且資源運輸都要從甘州府運送,也是限製原因。不過微臣認為如果能有效的利用當地的人口和礦藏資源,朝廷再派出部分精銳保護這些村鎮,則基本能擺脫多年來被動挨打的局麵!”
賈河山停了停,故作沉思狀,片刻後他欠了欠身繼續說道。
“臣認為,可根據當地的地理形勢,在村鎮周邊依勢建堡,每堡設軍士200到300人,其中常備軍士100人左右,他們主要由玉溪城中的士兵和從外地抽調的精銳組成,然後再在當地招募一批青壯,這些青壯由常備軍訓練和指揮,閑時他們可以做自己的營生,隻需要定期訓練,如遇戰時則可以快速成軍,雖然戰力不高,但是對付南嶽的散兵遊勇,隻守不攻應該綽綽有餘。”
“根據村鎮和地形可圍繞玉溪城建10-20堡,以魚鱗陣布堡,層層推進,交錯依靠,互相呼應,堡間再設烽火台和簡易防禦措施,如遇敵襲可點火警示,玉溪城再駐4000人配合堡壘迎敵、禦敵,當可解決偷襲、騷擾之困。堡壘所圍區域內可基本保證行商、采礦、種植等活動,在提高一些賦稅充作軍資,則民雖負擔加重但可以保平安,而軍雖增加了消耗但可用賦稅填補。隻是初期需要調派大量軍士和增加徭役,並提供各種建設所需的物質,耗費將會巨大。”
“如果將來能再把堡壘依據形勢擴建成城,那麼雙城多堡,互為犄角,玉溪地區將固若金湯。”洛奕竹對賈河山的建議還算滿意,對於未來的戰略布局也能預見。
“那就這麼辦吧,朕讓梁忠協助宏兒按你的想法去做,梁忠是你的老下屬,又管著兵部。你在後麵多提點提點。”一旦確定了想法,洛奕竹即表現的果斷堅決。
“臣遵旨”
“朕小憩一下,二弟,你回去的時候把陸仁心也帶回府,讓他給你把把脈,開幾幅調養的方子。”洛奕竹朝劉安示意了一下後,就仰躺在暖榻上閉目養神。
“謝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