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可能還在另一個時空活著。
安梓源一直以為蟲洞是一件很扯的事情,盡管是愛因斯坦提出來的,也隻不過是假想而已。
但現在,安梓源卻不得不承認這是真的,因為他在畜牧場給五十頭牛遛彎的時候,居然穿越到了東漢末年,現在想想,都有點後怕,五十頭牛若全部跟著安梓源一起穿越,老板一定會報警追究他的刑事責任,理由是安梓源把五十頭牛拐跑啦。
然後某音第二天就會爆出一條新聞,某農業學院畜牧科學生安梓源,在公司任職期間偷走五十頭牛,警方正在全麵搜捕。
安梓源已經來到這裏兩天了,來的時候是昏迷狀態,聽救自己的這人說,當時正在地裏耕田,沒想到耕田卻耕出個人來,馬上找來當時的典農校尉韓浩。
得虧韓浩是個良心好官,找來大夫醫治,還好無大礙,隻是昏迷,對於安梓源的來曆,官府也沒有細細追究,因為在這裏參與屯田計劃的,大部分是外來人口,遠離家鄉的流民,東漢末年,烽火連天,統治者們爭天下,受苦的一直是百姓。
這裏是許昌,曹操的地盤,劉協那小子也在這裏,這時的曹操已經挾天子令諸候了,隻不過諸候不服,他就需要打到服為止,但打杖從古至今打的就是錢糧,沒有足夠的錢糧,打杖就是空談,所以曹操要屯田,大量的屯田才能保證軍隊的供給。
而屯田需要人手,剛開始的時候是強製性的抓一些平民流民來,導致民怨四起,越抓越少,後來采用自願式,凡自帶耕牛種田者,五五分成,用官牛者六四分成,這種佛係製度一下,耕田的人不請自來,這件事說明方法隻要正確,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當然,除了民屯,還有軍屯,士兵在不打杖的情況下,六十人為一屯(民屯是五十人為一屯),一邊戍守,一邊屯田,一舉兩得,先不說曹操的人品如何,他無疑是一名傑出的政治家,反觀除許昌之外的淮南,河北等地,仍是餓殍滿地,民不聊生。
哪裏都不養吃白飯的人,所以安梓源也順利的分到了一頭瘦牛,一塊地,和一處簡陋的民房,雖然破舊,但至少還是磚瓦房,雖然比後世的樓房差些,但在這裏睡覺很舒服,他一向不喜歡吵鬧的城市,汽車的笛聲,機器的轟鳴聲,夜市酗酒的吵鬧聲,樓上裝修的咚咚聲,是他遠離城市選擇畜牧行業的原因。
救安梓源的人,是許昌本地人士,名叫連生,正如他的名字一樣,他妻子已經連生了五個孩子,還全部是女孩,可謂是五朵金花,大女兒和二女兒都已經出嫁了,三女兒也快到及笄之年了,現在肚子裏還有一個,連生發誓要生個兒子,不生兒子,誓不罷休。
安梓源想笑,在後世敢生這麼多,早就罰哭了,但這時沒有計劃生育,你有能力生一百個,也沒人查你,隻要你養得起,貌似這時候的孩子比較好養,大多數吃飽飯就行了,讀書的事情可有可無。
由於流民比較多的緣故,使用官牛者也甚多,這就導致了官牛的緊缺,而安梓源隻能分到一頭沒人要的瘦牛,說白了就是一頭病牛,經過他這個畜牧獸醫本科生的初步判斷,這牛應該是得了前胃馳緩或者瘤胃積食,具體是哪一種,現在還不好說,畢竟他剛畢業一年,工作還不到一年,對疾病的判斷經驗不足,但他相信,慢慢的就會經驗豐富的,隻要醫死的牛夠多,他的經驗就能累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