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開朝真主,一個是興國元臣。一個是打遍汴京無敵手,一個是橫行大郡逞高強。這個要依六韜呂望安天下,那個要學三略黃公定太平。這個是金雞獨立朝天蹬,那個是鷂子翻身著地鑽。這個是玉女穿梭,那個是黃龍背杖。好個拳棒雙全韓二虎,遇上了膂力超群趙大郎。
當下二人各施本領,盡力相交,直打到難解難分之際,未分高下。匡胤見韓通有跌撲之意,就乘勢搶將進去,使一個絆腳的招式,把韓通一掃,撲的倒在地下。一把按住,提起拳頭,如雨點一般,將他上下盡情亂打。韓通在地上大叫:“打得好!打得好!”匡胤喝道:“你這死囚!還是要活,還是要死?若要活時,叫我三聲祖爺爺、再叫素梅三聲祖奶奶,我便饒你去活;若是要死,就不開口,我讓你去見閻王老子。”韓通道:“紅臉的,你且莫要動手,我和你商量:俺們都是江湖上的好漢,今日在你跟前輸了銳氣,叫你爺爺也不打緊;若要在養漢婆娘麵前賠口,叫我日後怎好見人?”匡胤聽說把二目睜圓,喝聲道:“韓通,你不叫麼?”又把拳頭照麵上一頓的打,直打得韓通受痛不過,隻得叫聲:“祖爺爺,我與你有甚冤仇,把我這等毒打?”匡胤又喝道:“你這不怕死的賊囚,怎麼隻叫得我?快快叫了素梅,我便饒你的命。”韓通無奈,隻得叫一聲道:“我的祖奶奶,我平日從不曾少你分文,怎麼今日袖手旁觀不則一聲?忒覺無情無義。望你方便一聲,解勸解勸。”
正在這裏哀告,隻見大名府兩個承值的走將進來,一看見是韓通,便叫一聲:“韓二虎,你終日倚著力氣,在大名府橫行走闖,自謂無敵,任你施為。怎麼一般的也有今日,遇著了這位義士,卻便輸了銳氣?你既是好漢,不該這等貪生怕死,就肯叫粉頭為‘祖奶奶’,可不羞死?你平日的英雄,往那裏去了?”說罷,又勸匡胤道:“公子也不必再打了,想今日這頓拳頭,料已盡他受用,憑他有十分的本事,也不敢正眼覷你,還要打他則甚?”匡胤聽說,把手一鬆,韓通爬了起來往外便走。匡胤叫道:“韓通,你且聽著,我有話吩咐你:你今日快離了大名,速往別處存身便罷;倘若再在此間擔擱,俺便早晚取你的狗命!”韓通聽了,心裏又羞又氣,暗暗想道:“我一時造次,遭了這一場羞辱。如今欲與他相對,料也難勝。況此地難以再住,不如且往別處安身,養成銳氣,再來報仇。”想定主意,即時出了院子離了大名,抱頭鼠竄地望平陽而去。正是:
一葉浮萍歸大海,
人生何處不相逢!
不說韓通逃往平陽,希圖後報。且說匡胤打走了韓通,重與素梅敘話。素梅見匡胤本事高強,十分豪俠,心下愈加歡喜,就有永結百年之意。匡胤知她意思,便與素梅締結偕老之盟。正是
未際風雲會,
先承雨露恩。
山盟從此定,
海誓不須更。
次日匡胤起身,作別了素梅,回至館驛。兩個管家接著道:“公子,你憂殺我們,聞得在院子內打走了什麼韓通,恐怕竇老爺知道不便。況且地方生疏,人情不熟,可不要暗裏吃人算計麼?今後萬望公子休要出去惹禍,免得小人驚恐。”匡胤喝道:“幹你甚事?有什麼驚恐?我趙某憑他有甚風火,總然不怕,須要拚他一拚,怎肯束手待斃?你們嚕蘇做甚?”那兩個管家不敢言語。自此以後,匡胤時常到素梅那裏來往,意合情濃。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