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管我母親的父親叫祖父,是有原因的。
祖父出生於1920年,民國九年九月初九,活了九十多歲,一生膝下無子,隻有四個女兒。我的母親排行第二,名叫範文清。其他是我的大姨媽範秋月,二姨媽範文麗,小姨媽範文梅。
她們童年時,祖父帶出門逛街,走在湖邊,遇到同僚,總引得他們一片稱讚,說他養了四個天真可愛的千金,夏日裏遇到就說她們鮮豔得像四朵金花,冬天裏遇到就說她們溫暖得像四件棉襖,她們是他今生修來的福氣,祖父聽了,內心竊喜,嘴上卻謙虛地說,哪裏哪裏,四朵像花的,還不如你家一個帶把兒的銅錘呢.....。他的意思是,四個女兒不如他們家一個男娃。他常常擔憂四個女兒總是要外嫁的,到時還不知如何養老呢。他的同僚們卻紛紛對他說,咳咳,你養她們小,她們養你老。
孩童時代,她們長的好看乖巧,言談舉止,同步同調。那時,祖父母家境貧寒,生活日艱難,她們四張嘴,四個碗,八根筷,吃飯時,四雙小眼滴流滴溜的轉,祖父給她們添飯夾菜,輪流按長幼秩序進行,她們嘴裏嚼著,小眼神卻咕嚕嚕地看著盤子,早已學會了察言觀色。祖父母隻好自己省吃儉用,將好吃好喝的留給她們。唯一讓祖父感到欣慰的是,到了祖父出門幹活時,她們一前一後跟著,宛如四隻初生小貓,幫采花摘菜,活潑伶俐,甚是可愛。
一轉眼十幾二十年過去了。她們長大後,都嫁人結婚,她們的夫婿,被稱為“四把銅錘”。可是後來,有一個時期,大約是文革期間,祖父被下放到農村,四朵金花慢慢蔫萎。有人對祖父說,你四個女兒是四朵金花,你卻用她們誘惑善良的人,用四把銅錘陰謀敲打……。對於這些話,祖父沒有辯解,隻是默默地忍受和勞作。而她們呢,四朵金花般的女子,被生活的重錘慢慢捶打消磨。
幸運的是,在二十年後,一陣春風吹遍大地,她們的生命再次迎春綻放,祖父愛她們如赤子,他沒有靠她們養老,反倒是,為了改變家族的命運,他到了暮年還在彙款支援她們,像是她們依然還小,這不得不說是一件異常奇怪的事。
記得有一位先賢說過,生活就是一個慢慢受錘的過程。也有另外一位先哲說過,生活也是一個慢慢釀蜜的過程。生活恩賜我以金花,也高舉以銅錘。如想要獲得更美好,生活就讓女人像男子一樣勞累,讓男人則像牲口一樣辛勞。挨得千錘打,終得金桂枝。故而眾生如蜂,采花釀蜜,終生忙碌。
如今,祖父已經去世了。她們也老了,青春不再,聚在一起總是嘮嘮叨叨,談起過去的陳年往事,說過去遭受的苦難,談到深入時,又相互指責,甚至鬥嘴,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們下一次相聚......
以上這些,是一個名喚範夢富的人告訴我的。她們具體的故事又如何呢,接下來我來給大家講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