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臨風有父母的概念是在他九歲,父母到深山裏接他,奶奶早已經哭成了淚人,爺爺雖然強打精神,可仍然沒來送他,趙臨風卻接過奶奶遞的蘋果歡天喜地地吃著,跟著父母坐著村裏的驢車走了,那一刻他還沒有真正明白分別的含義,隻記著奶奶和他講去大城市能有好多從來沒有過的好吃的,能見好多從來沒有見過的世麵,世麵是什麼趙臨風也沒有想過,但感覺一定要比奶奶做的麵好吃的多。
結果回到城裏的趙臨風經受了人生的第一次挫折,母親明顯地偏袒那個說是他妹妹的小女孩,而且認為他沒有教養,一身的惡習,出身大小姐的母親開始了對趙臨風的教育,這令趙臨風充滿了人生的打擊委屈還有悲傷,燃起了他的怒火。
一次母親拿著爐鉤追了他三圈後,趙臨風躲在一堆磚後和母親繞了幾圈成功擺脫了追打,母親拎著爐鉤子走了,爐鉤子在陽光下一閃一閃地給趙臨風一生都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出於自我安慰,他從來沒用過陰影兩個字,卻是他一生的陰影,沒有母愛的人一生都不會幸福的,趙臨風卻是一個例外,他從那一刻對母親充滿了仇恨,也格外想念對他無比寵愛的爺爺奶奶,明白了過去是在幸福之中,而現在是水深火熱,這是他在學校造的句子,為此老師找來趙臨風的父母家訪,結果回家後自然少不了一頓胖揍,媽媽把衣架打斷了,一直對他慈眉善目的父親在他跑到麵前求饒時一腳把他踹到了牆角,妹妹拿著著冰棍遞給他,他把冰棍抹了妹妹一臉,結果被父母男女混合雙打,那一刻愛與恨在趙臨風的心中格外明晰,他毅然地離開家,經過一個月的長途跋涉回到了爺爺奶奶身邊,當時爺爺奶奶一時沒認出是他,以為是個小叫花子,當好心的奶奶拿出二個饃和酸菜,趙臨風象餓虎撲食一樣用手往嘴裏刨時,奶奶才認出他,叫來爺爺,爺爺奶奶抱著他放聲大哭。
父親來接趙臨風時被爺爺奶奶男女雙打暴打了一頓還了回去,趙臨風揚眉吐氣地給爺爺奶奶遞武器:家裏的掃帚,扒梨,衣杆,包括稱杆甚至稱砣,當看到爸爸看著他滿臉是淚時,趙臨風拉爺爺奶奶:別打了,我爸知道錯了,他被打疼了。
爺爺奶奶不想放人,父親卻堅持帶趙臨風回去,臨回去時爺爺奶奶找來村裏的文書讓父親立了保證書並摁上了手印,趙臨風不想回去,他不信那幾張紙和手印能保他平安。
但是爺爺奶奶還是送他走了,二個老人一直送到火車站月台,父親早已泣不成聲,緊緊地抱著趙臨風對父母說:以後我絕對不會動兒子一手指頭,也不讓他媽動他一手指頭,不然天打五雷轟。
媽媽麵無表情地給趙臨風準備了新衣和飯菜,卻不理他,隻有對妹妹時才一臉笑容,溫暖而美麗,趙臨風也想母親這樣對他笑,可母親一見他就是百分之二百的嫌棄,為此趙臨風全力表現卻無收效,母親恨他自己跑回了深山告狀,一向和母親一起時處於下風的父親為了趙臨風開始了和妻子的反目之路,不許妻子管教趙臨風,不許妻子打罵趙臨風,多年以後趙臨風跪在母親床前給母親喂藥時痛哭流涕,當時自己為了讓父親替自己報仇,沒少在父母之間設置火藥點,父母在趙臨風重新回城以後就大小戰爭不斷,夫妻感情消失殆盡,妹妹隻會哭,哭的厲害時趙臨風恨不能踢她幾腳,但他隻那麼想沒敢動,妹妹是母親的心頭肉,自己已經攪的家裏家外一團亂,要是再對妹妹動武,那麼母親一定會埋了他,趙臨風雖然不是太懂物極必反,但天生感覺很好,總是在矛盾令家崩潰的一瞬回頭,後來趙臨風在父親過世後一直內疚,自己破壞了父母的好姻緣,讓父母心生嫌隙全是因為他度過了感情破裂的後半生。
母親是純正的貴族血統,從來也沒有埋怨過趙臨風,更沒有期盼過趙臨風能對自己盡孝,盤點一下得到和付出,還是讓懂事以後的趙臨風羞愧,對恩重如山的爺爺奶奶,他也是在二老過世前才趕至床邊送最後一程。
趙臨風後來一直想對母親表現,卻被母親溫和地拒絕了,這讓趙臨風對母親充滿敬畏,特別是妹妹也傳承了母親的大氣和個性,所以趙臨風發誓要對妹妹好,可妹妹卻比他混的好,經常資助他,這讓趙臨風無地自容。
聰明絕頂是母親對他的評價,但後一句是可惜長歪了,底子打錯了,趙臨風在山野河邊自然長大,和大姑爺奶一起生活,大姑的四個兒女從小就被規定凡事要讓著趙臨風,因此自大與驕傲成了趙臨風的習性,父親的聰明暴躁與懦弱,母親的大氣貴族與單純都通過基因變形繼承,這讓趙臨風充滿著自然的野性和後天強扭瓜後晚熟的後知後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