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戴金絲眼鏡的中年起身說到:“往返星球的能量消耗太大,為了那些稀有礦物和材料,收益隻有消耗的四倍多點,如果能在科亞和礦星的虛空外建造一個數個太空站,以每年距離最短的時間對接,能夠節省大量能量消耗,這樣,收益能提升到十倍以上!”
一位女性研究者說到:“那些礦星有的有是十年離的很遠,當某個材料急需時依然需要耗費大量能量去接收,我認為,不如多建造些反引力裝置,和一些輕便的機械,從各個星球采集,這樣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定的材料收入。”
幾人竊竊私語,交頭接耳,時不時的點頭,有有些搖頭不止,當即有人起身反駁:“小巧固然好,但是做這些出來消耗的資源人力又是一筆天文數字,或許剛建完,幾位魁首又有新的技術出來取代,豈不是浪費。”
眾人皆點頭。
魁首,說的自然就是霖雨,袁欣,和有著機械之心李東軒之軀的方程了。
這樣的會議,數年前開始,每年都會舉行,方程,霖雨,袁欣和付笑言總會來兩到三個來旁聽,然後記錄,上傳。
這些點點滴滴都被方程記錄下來,作為科亞複出崛起過程中的曆史。
超大型設備,非人力所能完成了,一切都是方程自己做,其他的自生產線出來後,就全部交給給生產線去完成,比較他不可能一個人去完成所有的事。
除了炫光塔,方程又做了一個光暈分擾器以及配套中繼設備,安置在世界各個角落,自完成之後就最大功率開啟,科亞星從外麵看,始終有層光暈環繞。
光暈分擾器,作用範圍內,分流非內部向外連接的一切探測和信號,主要是屏蔽作用,會中繼接觸到到信號和波段,讓他們從身後繼續傳遞。
若從遠處無論是視覺還是探測科亞星得到的結果就是隻有一圈光暈,再沒有任何東西。
這是科亞文明以前尚未開發完成的一個科技,方程借李東軒軀體的記憶把其完善後使用,並想用到遠東號和蒼嵐號上,這能讓遠東號和蒼嵐號以後再宇宙中遠航,增加極大的安全性。
宇宙的威脅不止來自宇宙本身的天災,還有來自其他文明與其中的強者,前者隻要探測的及時,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避開,就不會有什麼問題,而後者,一旦遇上,若對方居心不良,就會如跗骨之蛆,難以擺脫。
光暈分擾器的作用不可謂不大。
炫光塔製作完成後,置於蒼嵐號,每隔一段時候都會開啟探索功能一次,數年前的信號以及傳回。
霖雨整理數據後雙眼凝視:“終於出現了麼!”
數萬年前,第二位機械降臨者不由分說的與霖雨做過一場,當時霖雨正是依靠科亞遺留的強大機械才搞死對方。後來方程蘇醒複活,掌控李東軒軀體後,霖雨與其聊過,並帶他看了遺留下來的機械殘骸,方程說那個型號與先驅者型號很像,卻又不同。
先驅者,主要用來向極遠地帶探索的機械,設計上有著的戰鬥數據,但是他遇到的明顯改造過,方程未複活前,李東軒曾懷疑築星和瑩堀文明掌控科亞文明後的結果,派出來搜尋科亞逃出的遺民,以及礦星一類。
正是有此擔憂李東軒才加快建造蒼嵐號和遠東號,當時基本整天都忙於建造。
如今已過一百年,整個科亞風格煥然一新,人口激增,老一輩的人都以逝去好幾代,一代代人下來,已經有十代有餘。
方程繼承李東軒的記憶,知道科亞星的一年相當於李東軒故鄉的兩年多一些,遠東號的時間計算就是按照地球時間計算,而蒼嵐號則按照科亞星的時間計算,科亞有自己的一套時間單位。
基本每完成一段發展,方程就會把背上背著的黑球拿在手上觀摩一陣,企圖從中獲取什麼有用的東西,但是七十年下來,一無所獲,但是依然好奇不斷。
李東軒的軀體,實在給他帶來了太大的驚喜,自然對李東軒的本體異常上心。
收起李東軒本體,放在背後固定,台首仰望星空,一步踏出,已在千米之外。
科亞之外,虛空之中,數十米大小的隕石,朝一個方向震去,緊隨,收斂能量,隱匿身行。
霖雨有所感應,衝天而起。
虛空之中,兩人對視一眼,推行與隕石後,一路前行。
一個月後,一座龐然大物,朝虛空前行,其中流光閃過,朝阻撓在虛空之中的隕石射去,被擊中的隕石無比變成齏粉。
那是一個移動的堡壘!
“加勒大人,還有一個月就到第八十四個死亡的先驅者最後停留的地方了,是否要整頓一下,我帶人去探查一下情況?”說話者身長四米,雙臂垂地,銀灰色皮膚,背後脊骨如倒刺一般。
整個堡壘內,幾乎都如他一般,為同一種族。
轟!
整個移動堡壘都震動了一下。
加勒臉色凝重:“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