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代國崛起(1 / 2)

齊、順、楚三個霸主國家不安定,導致中州上的其他國家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心思。

其中反應比較大的就是代國和隨國。

代國因為改革的緣故實力增長很快,本就吸引了周圍國家的注意力。

前段時間更是以一敵三,打敗了三個國家的武力幹涉。

但是因為齊國發生叛亂,代王害怕引起更多的注意,沒有直接反攻入侵的三國。

現在三個霸主國家都打在一起,沒有時間關心代國周圍這些小變動。

代王早已經耐不住心中的躁動,想要報複周圍的三個國家。

代王還不到三十,說一句年輕氣盛也不為過。

之前為了國家,他可以暫時忍讓,不反擊三個鄰國。

但隻要找到反擊機會,他一定不會放棄。

“立即整軍備戰,三日後發起進攻!”

此時代國之內已有三萬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如果發動發動國戰,還能再號召十萬國人參加戰爭。

如果傾家蕩產,拚盡國力,代國此時起三十萬兵都沒有問題。

隻是代王不會這麼做,即使要麵對滅國,他也不會輕易做這樣的決定。

滅國滅的隻是代國和他趙氏,一旦發動全國動員令,死傷的都是百姓。

不是每一次滅國之戰代國都能取勝。

隻有在希望比較大的時候,代王才會孤注一擲,選擇舉國抵抗。

當然能不能發揮全國動員令的作用還要在位的代王得不得人心。

得人心便能召集三十萬兵,不得人心,十萬人都不一定能湊夠。

很顯然現在的代王很得人心,大王令一出,十萬代國人組成的第二軍團很快組建完畢。

三日後,代國的西、北兩個方向的邊境線上已經聚集了十三萬兵馬。

其中三萬精銳戰士全部集中在西部邊境。

雖然都是敵人,但代王對他們的仇恨程度還是有差別的。

代國周圍都是一些小國,三萬精銳的脫產士兵幾乎是兩三個國家加一起才有的。

前段時間幹涉代國失敗已經讓周圍的三個國家大傷元氣。

這一次麵對代國的主動進攻,西、北兩個方向的小國幾乎毫無抵抗之力的丟失了靠近邊境的大片土地。

兩個小國的國主在麵臨這種情況的時候也算經驗豐富。

中州上哪個國家沒有經曆過幾場戰爭。

倒黴一些的怕是連滅國之戰都經曆過幾次。

麵對暫時無力抵抗的入侵,他們的辦法都一樣。

以空間換時間。

集中全國的力量在一個或一個範圍內的城池進行抵抗。

放棄城池意味著丟失國土,這是一個國主的恥辱,但弱國的國主就是如此無奈。

代王對他們沒有一絲同情,如果不久前他們的幹涉成功,受辱的就是他代王。

受難的就是他代國百姓!

我們剛剛要過上好日子,憑什麼你們要打破我們的希望?

誰敢阻攔我們代國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就踏碎他們!

代王和代國百姓都是一樣的想法。

楊遠為政務學堂選的這塊試驗田非常成功。

連試驗田的禾苗都認為自己生長的更好。

這一次戰爭雖然沒有了神衛軍的參與,但他們的徒弟做的更棒。

代軍的進攻如烈火一般猛烈,任何擋在他們麵前的敵人都被燒成灰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