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一揮手:“自家師兄弟,還談錢做什麼?我哪省不出這點修理費來?咦,老婆啊,你看,我師弟這打造裝備的本事,也不見得比我差了,隻是沒有隨身帶著材料而已。要是照這樣發展下去,說不定改天我造裝備還得請師弟幫忙呢!”
“我可抽不出功夫來看,你說是就是了。”小熊貓巧然倩然,再次提壺;這次卻是急注急止,放下壺後,更是趁著已形成的乳沫尚未消失之際,再次執筅用力擊拂。直到那綠色乳沫漸漸泛出白色,呈小珠粒狀堆積起來後,方放慢了手勢,變擊打為旋攪;同時再次慢慢提壺注水,直至將盞注到七分滿時,方棄了執壺,一意攪起茶筅來。直至那團乳末如雪山般高高立出盞頂、並緊膠著碗壁,內外若齒,緊咬盞沿,再無一絲下墜之時,方輕輕抽出茶筅,微微一笑:“看來我這咬盞的功底,倒還沒有退步。”
雷淩天心中犯尋思:師嫂這是請我喝茶呢,還是請我喝啤酒來著?
隻是他茶道知識幾乎於無,倒也不好多言語。
林萍芝卻是過去看了一眼雷淩天的裝備,心道:確實厲害。簡單實用。
大中華那邊運板如飛,小熊貓這邊也是左手執壺,右手拿筅,或疾或徐,或注或止,也不知傾注了幾次,方將執壺置於一邊不用,雙手執筅,緩緩旋轉起來;卻見那慢慢上湧的雪沫竟是疾緩不同;右手處雖已湧出盞上,左手處卻緩緩锝平於盞麵、不再上溢;揚眉一笑,且歌且吟:“小閣烹香茗,疏簾下玉溝;燈光翻出鼎,釵影倒沉甌;婢捧消春困,親嚐散暮愁;吟詩因坐久,月轉晚妝樓。”
語畢,緩緩抬臂,從左方小心抽出茶筅:“請過目。”
雷淩天定睛一看,不由得咦了一聲,但見那圓盆狀的大盞中,白雪如堆,左凹右凸,蜿蜒轉折,宛若靜靜臥了對一般大小的兩條白龍!
小熊貓道:“此物名喚水丹青!自道君皇帝故世後,宇宙間精通這一門功夫的可也不多啦!我以前在劇情世界做任務,得道君皇帝其賞識賜宴,品鑒過一回。今日勉力一試,竟也成了,師弟,請品鑒一番吧!”
雷淩天哦了一聲,心說這茶隻有一盞,總不成是給我一個人喝的吧?便從茶盤旁取了個小小的空茶杯,在茶湯上方一掠,已吸了滿滿一杯茶,跟著將手中的茶湯一飲而盡,隻感覺有些鹽、有些辛辣,味道雖還不壞,但不像是茶水,倒像是在喝菜湯。但看在師嫂麵上怎麼還不得讚道:“好茶!好茶!師兄,你們也喝啊?”
待得看到小熊貓等人詫異的表情,雷淩天不由得心裏打了個突兒:他們這表情,怎麼感覺我的做法,像是不通禮儀的士兵,把洗水手當開胃湯喝了一般?
這會兒他趕緊谘詢主神裏的資料,得知有一種品茶法,是先品茶湯香色,然後再捧起茶盞,每人一口交替著喝。據說日本便是這樣十幾個人圍坐一團,輪番在一個杯裏喝茶,如此交流加深感情的……
至於麵前這杯茶是否也應該如此喝法,主神卻沒有給出標準答案。
大中華一愣,便也照樣喝了半杯:“好茶、好茶。師弟,你的裝備也修好了,這便拿回去吧。”
大中華做了表率,林萍也隻微微一笑,取了茶來,雙手捧起那直徑寸許的小茶杯,滋了一小口,閉目,臉上現出享受的表情,先說了一番讚揚茶香、茶色的話,然後方道:“淩天先生,茶道是用來品的,這樣先嗅其香,再觀其色,再一小口、一小口的,方能品出其中滋味啊。你這品茶法麼,未免太快……”
小熊貓照樣喝了一口,道:“自元滅宋之後,這茶道手段便漸漸失傳。明朝太祖又是要飯的和尚出身,哪知道講究這些。等到了清滅明,又被野蠻人統治了一遭,這茶道便更是全然失傳了。淩天師弟想來也是頭一回這樣喝茶吧?”
雷淩天點了點頭。
林萍芝歎道:“所以,後世的漢人也隻好效法野蠻人的作派,將茶葉拿水胡亂一泡了事,有如牛嚼牡丹,著實可惜。這樣的日常生活,豈不乏味得緊?隊長,待得驅逐韃虜,複我河山,定要讓原本是華夏象征的茶道,重現我華夏大地啊。”
雷淩天見小熊貓、林萍芝言語中雖未刻意譏諷,語氣中卻有一種上層階級的優越感,好像其他不會茶道的華夏人,都是下等種族。骨子裏不由泛起一股傲氣,正色說道:“師兄,我想說的是,在宋朝那個時代,國家太富有了,上層階級太悠閑了,他們才有時間和精力搞這些。
嘿嘿,那道君皇帝,即是宋徽宗了,他若不是沉迷於這些,而是沉迷於如何富國強兵;以宋之富強,他又何至於成為亡國之君,在金人手裏受盡淩辱,連妻女都不得保全?
這種不務正業、敵人兵臨城下,還指望道士作法退敵的昏君,難道也值得我們效法?
說起茶道,我倒更感慨於華服。我那時代的日本,每逢重大節日,卻還要穿上自己的本民族服裝和服。其實他們的和服,就是改自我們的唐裝。
而我們華夏的重大節日,大家卻隻好穿上西裝,自己本民族的服裝倒全然忘卻了。
華服為何消失於後世?還不是因為後來的華夏管理層不思進取、以至於被野蠻人擊敗,不得不移風易俗、崇尚簡約麼?
風俗,豈有不變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遂能使一個春秋小國成為戰國七雄,那胡服騎射開始如何不是野蠻人的作派?秦穆公銳意改革進取,方才有秦始皇贏政奮六世之餘烈的機會。
那時候,又有什麼茶道了?
清朝末年,外國列強幾乎將我華夏變成殖民地一般的存在,憑的什麼?想來不是憑他們衝咖啡比我們泡茶更講究,而是憑的船堅炮利。
我們是因為落後就要挨打,可不是因為失卻了茶道手藝。”
大中華和氣地笑了:“師弟,你說的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將不通茶道的與俗人劃上等號,倒是我等看得膚淺了。”
雷淩天又道:“在我們那時代,這茶道倒也沒徹底消失,大多保留在日本。會這個的中華能人,也是有的。
日本雖強,一度幾近覆亡華夏,但憑的是他們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武士道,憑的是師夷長技、奮發圖強的進取精神!可不是什麼茶道。而且,小日本終究也在更強大的美國打擊下俯首稱臣。
美利堅稱霸地球,是憑的是茶道手段精美?還是憑的喝咖啡講究?
不,都不是,是憑的他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銳利進取,重視人權。
在我們華夏,往往有什麼樣的身份,才有資格辦什麼樣的事,才能有什麼樣的能力。而在他們那裏,有什麼樣的能力,便能辦什麼樣的事,從而有什麼樣的身份。
在美利堅那樣的傳統下,每一個人都可能憑自己的能力出人頭地,龐大的人口才能提供源源不斷的進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