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易睜開雙眼,心中翻滾的感悟好不容易平息下去。
看著小窗外遊蕩在空中的雲彩,他站起身來,用力地伸了個懶腰,發出一聲悠長且舒適的歎息。
窗外,生機勃勃,萬物複蘇,清脆的鳥鳴聲沾染了些許陽光,輕柔地撫摸著他的雙耳。
“這乾陽山哪裏都好,就是風水不行啊。”白易低低地歎了口氣,推門而出。
這是一座用茅草搭建的小屋,坐落在巨峰之巔,剛一出門,便有著凜冽的寒風撲麵而來。
“如何?”寒風吹過,一道老者虛影隨之凝成。
這老者須發皆白,神情中滿是慈祥。
白易連忙抱拳,遲疑了一下,道:“師尊,我……”
這般反應,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修行二十載,仍是築基。”老者歎了口氣,目中露出遺憾,“你的天賦,當真是有些……奇怪。”
說到這裏,老者的神情不由得有些怪異。
白易自是知道師尊話中所指,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二十年前,他仍是孩童,便被帶上了乾陽山,被師尊乾陽真人收為弟子,開啟修仙之路。
乾陽山,乃是修仙界赫赫有名的一方勢力,超然物外,即便是三大聖地也要給其幾分薄麵。
白易之所以能被乾陽真人看中,全因他三歲時的一場頓悟。
頓悟,這是隻有修為極高深的修士,福靈心至,才能擁有的大機緣,可遇而不可求。
這個狀態下,修士能夠跳出原有的束縛,以超然的角度俯視自身,感悟大道,種種好處數之不盡。
這般情景發生在一個三歲小兒身上,如何不讓乾陽真人震驚?
按道理來說,擁有這般逆天之資,白易的前途應當是一帆風順,修為進步神速才是。
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二十年,整整二十年修煉,外加乾陽山無盡資源輔助,白易的修為也不過從最初的凝氣步入築基,盡管他的道基完美無瑕,可稱仙基,但同樣的年紀,旁人都已結丹,這般速度,著實有些……拉胯。
其中原因,也恰恰是與這頓悟有關。
每一次白易進入修煉狀態,便會莫名其妙地被觸動,從而進入頓悟狀態。
以一件小事為例。
白易三歲上山時,乾陽真人教他識字,簡簡單單一個人字,便讓他頓悟三日,從“相互扶持,互幫互助”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再到“人乃萬物之靈,人道乃天道地道之本”……
乾陽真人差點就咬了舌頭。
教了天地人三個字,白易頓悟十日。
從那之後,白易識字的任務便被他交給了大弟子。
無他,心累而已。
識字如此,修煉更是如此。
所以茅草屋內,最常見的情景並非白易在刻苦修煉,而是他注視著某物發呆,身上湧動著高深莫測的道韻。
這二十年,白易真正用來修煉的時間加起來,恐怕不足五年,其餘時間,都在頓悟之中度過。
乾陽山上有句俗話說得好,頓悟一次是命,頓悟兩次是病,像白易這般頓悟了上千次的,已經是病入膏肓,無可救藥。
對此,乾陽真人也十分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