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古硯氣勢渾然,造型逼真,就算不是古玩,也是一件頗有匠心的上等藝術品。
餘老爺子將硯台翻過來,背麵一片雲紋當中,刻著“閱微”兩個篆字。對林毅道:“林大師,您請先看看這方硯台。”
林毅拿起硯台,伸指彈了彈,硯台發出沉宏之音,點頭道:“好東西,這是清朝大學士紀曉嵐之物錯不了。閱微指的是紀曉嵐故居,閱微草堂。這方硯台市價應不低於五百萬。”
林毅鑒定古玩的水準當世不作第二人想,隻不過他剛接觸,卻不了解行情,所有報價都是猜測。
餘老爺子問道:“林大師,不是我信不過您,我當初買下它時,有掌眼的師傅說,這硯台看似古樸,其實卻是現在的仿品。因為傳言說,紀曉嵐一生和山犯衝,他生在平原,葬在平原,所用器物也盡量跟山撇開關係。而這硯台上群山起伏,山勢極盛,紀曉嵐根本不用。”
一旁餘媛媛皺眉道:“爺爺,那後麵的‘閱微’兩個字又怎麼解釋呢?”
餘老爺子道:“有人說這是欲蓋彌彰,因為誰都知道紀曉嵐的閱微草堂,所以仿造者故意加上這兩個字。又有一說,閱微草堂前任主人其實並非紀曉嵐,而是嶽鍾琪,此人是宋朝大英雄嶽飛的後世子孫。‘閱微’諧音是‘嶽飛’,其實是他隱晦地紀念先祖。這方硯台其實仿的是嶽鍾琪之物,跟紀曉嵐沒什麼關係。”
餘媛媛想不到一個小小硯台還牽連了這麼多故事,不禁聽得神往。
林毅搖頭微笑道:“嶽鍾琪一介武將,雖然也通文墨,卻不會用什麼名貴的筆墨紙硯。這硯台確是紀曉嵐的東西。說他和山犯衝純粹是無稽之談。紀曉嵐號石雲老人,石就是山,山就是石,這一說可以無視。這個硯台還是更大來曆,想來不知道。”
餘老爺子一驚,忙問究竟。
林毅道:“清朝乾隆二十五年,正好乾隆帝五十大壽。文武百官個頂個送得都是山河奇珍,四海異寶,唯獨紀曉嵐是空著手來。乾隆皇帝一看,就問他,紀曉嵐,你身為當朝大學士,太子的老師,不會連一份收禮都備不起吧?你猜他怎麼說?”
餘媛媛聽得有趣,接口道:“怎麼說?”
林毅學著紀曉嵐的口吻,搖頭晃腦道:“普天之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家裏所有東西都是您的,花錢買壽禮還不是把您的東西從左口袋放入有口袋,沒什麼意思。”
餘老爺子和餘媛媛哈哈大笑,前者捋須道:“人道鐵齒銅牙紀曉嵐,論口才之利,確實很少有人比得上他。”
餘媛媛又問道:“林大師,後來呢?”
林毅道:“後來和珅擠兌著他不放過,乾隆也有心跟他開玩笑,就說你明知道我五十大壽,卻不準備壽禮,這是欺君之罪。紀曉嵐不慌不忙指了指腦袋,對乾隆說,皇上,在您麵前,隻有這個腦殼裏的東西還算是我自己的,所以我給您準備了一幅壽聯。乾隆心說,壽聯也行,多少算一份心意,就讓人擺下紙筆,叫紀曉嵐來寫。紀曉嵐揮毫而就,於是就有了讓乾隆皇帝龍心大悅,紀曉嵐也因此升為一品大員的千古名對。”
餘媛媛奇道:“什麼對聯這麼神?”
林毅搖頭晃腦道:“上聯是,四萬裏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裏;下聯是,五十年聖壽,自前茲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上聯先不說了,下聯五十加九千九百五十年,正好是萬歲。紀曉嵐這個馬屁拍得既恰當好處,又頗得乾隆帝的歡心,所以不久後就提拔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