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瓊州孤懸海外,但是瓊州並不小。大周皇朝二十七州,但就麵積來論,瓊州可以排在前五名之列。
瓊州是一座島,從上空若能窺得全貌便可以發現瓊州島形似雞卵,整體圓潤兩頭稍尖。島上自南而北有一條高聳的山脈,將整個瓊州島分為東西兩個部分。
西麵靠近大陸所以人口密度比較大,也繁華一些。東麵則差了很多,一來東麵氣候比較多變,經常有台風或者海嘯,二來東麵有不少不通教化的土人,很是危險。
也因此,瓊州雖然下有七郡,二百三十九縣,可八成都在西麵。東麵的郡縣也大多數分布在幾個天然的港口附近。
大周天佑三年,一艘海船晃晃悠悠的來到了瓊州島東麵最南邊的港口,望海港。
船停穩之後,一個麵容愁苦的文士帶著一家老小從船上下來,他有些無奈的看了一眼海船之後,深深歎了一口氣。
“唉,老夫能夠全須全尾的到達這裏,也算是托了同僚的幫助。隻是連累了你們幾個。”中年文士叫李文英,大周皇朝禮部侍郎,正兒八經的高官。
隻不過李文英比較倒黴,也不知道為上麵哪位大佬頂了缸,被發配到這裏。
李文英背後一個十七八歲,模樣周正唇紅齒白的年輕人聞言笑了一下道:“這裏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倒是京城有些煩悶了,來這裏倒也不錯。聽說此地產糖,倒是可以解解饞。”
年輕人叫李平安,是李文英的幺子。
李文英共有四子,老大李平戎如今在鎮北軍中。李文英的事兒倒是沒有影響到他在軍中的職務,但是以後李平戎想要再進一步,就有些難了。
老二李平難,李文英出事之後,這位也受到了牽連,天佑一年的進士,榜眼。本來該在翰林院熬資曆的,結果被打發到了荊州做了一任縣令。
老三李平原倒是沒受到什麼牽連,還在東宮給太子當差。不過李文英很清楚,自家老三在東宮肯定不會像以前那樣受待見了。
李平安跟他的三個哥哥不一樣,他典型的文不成武不就,整天沒心沒肺樂嗬嗬的。讓李文英安心的是,老幺雖然啥也不是,但是從不惹禍,也沒有跟其他官家子弟那樣,鬥雞遛狗,聲色犬馬。
每日裏就是在家裏看書習武,雖然看的都是一些閑書,習武也不算認真,強身多於技擊。
究其原因,並不是他不求上進,實在是他跟別人不同。這位雖然自打娘胎裏就出來就一直不顯山不漏水的。實際上呢,李平安是一個穿越眾。
魂穿到這方世界的李平安,倒也想像其他人一樣混一個風生水起。可是從他記事開始,老李家就一直順風順水的,他一點發揮的空間都沒有。
做官他不懂,讀書他也不行,行軍打仗他慫的很。經商他倒是想,也有一些想法,可惜了自己老爹壓根就不願意。這麼十幾年下來,他也就安心的做起了混吃等死的二世祖,隻等著再過兩年說一門合適的親事,下半輩子跟老爹混個閑散官職就拉倒。
誰知道,這變化來的太快就像龍卷風,一夜之間他就從禮部侍郎家的四公子,變成了被流放瓊州的窮酸。
“老幺,本來為父都給你打算好了,明年就跟絳候家的閨女成婚,到時候你也能跟你大哥一樣進軍隊混個資曆。可惜了,現在跟著為父到了這裏,這輩子....唉.....”李文英說到這裏,更添了幾分難過。
李平安笑著搖搖頭:“父親不必如此,孩兒倒是覺得眼下也挺好的。”
“好什麼好!”李平安旁邊一個婦人皺著眉頭說道:“你們父子倆真是讓人生氣。眼看著大伯和三叔分家產,也不知道爭一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