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的就聽到了聲響,先是王妃忍不住的,睜開眼不悅的看向了身邊的丫鬟,輕輕的道了一句,“你去看看,發生了何事。”
“是。”丫鬟應聲便要出去。
“王妃,老夫人,喜事,喜事!”
那丫鬟還未出門,就見王府中的管家神色匆匆的進來,眉眼間全是笑意,說話也著實的急躁些。
“李管家,何事如此匆忙?如此興致高昂,你可是忘了這是佛院?”王妃不滿,早老夫人一步開口,王府中,如今管事的人是她,於情於理都該是她出聲,若是管家失敗,便會被婆婆念叨,都一把年紀了,主母都做的這麼不妥。
李管家收斂了些神色,勉強抑製住心中的興奮,趕緊和兩位夫人道喜,“王妃,老婦人,老奴失禮還請見諒,實在是老奴實在高興,世子要成婚了,對象是那顧丞相家的二千金,如今已傳遍了京都,還是世子親自允的,世子是老奴打小看到大的,如此情形,老奴如何不激動!.”
莫說是李管家激動,聽著了消息的人,王府中的已經是快要傳遍王府了,如今王妃和老夫人聽著了,手中的佛珠都落在了地上也顧不得。
老夫人著急起身,踉蹌了一下,身邊的丫鬟趕緊上前扶著,把人扶到了李管家身邊,聽得老夫人還有些不相信的問著。
“你說可是真的?顧家的千金?世子允了?”
不怪老夫人的驚喜,隻因為當年的事情發生後,世子在家中閉門謝客一整年,在自己的院子中,出一步都是不願的,甚至連大夫都是一個月看一次,後來錯過了時機,便再也沒有機會能夠重回原本的巔峰。
家中眾人知曉婚事一事,後來但凡是提到娶親一事,他便是砸了家中的東西不吃不喝,說什麼也不願的。
鬧過了幾次,府中再也沒有人敢提起這事,王爺也下令了,若是他不娶,便由著他,他願意活著便也是極好的。
如今乍然聽著了有人要嫁給他,他還答應了,這豈能放棄。
顧丞相那人是京都都知名的人物,三月前嫁了大女兒,女婿便是當今皇上,一入宮便是宸貴妃,這般待遇,其實一般人能夠比擬,莫不說這顧家的千金,聽聞也是品行極好的。
西南王府中如今隻剩下了歡喜。
眾人歡喜中自然是沒有人能察覺到西南王妃默默的撿起了婆婆的佛珠,握在手中後眉眼間是有幾分歡愉的,可仔細一看,眼底也隱藏著些許的不悅,甚至是轉瞬即逝。
西南王府的熱鬧持續到了顧承讓回家,未有人敢問他,倒是逮了他身邊的清風去後院,仔細的問了緣由。
老夫人問過緣由後,略微有些不開心的樣子,還有些猶豫,遲疑了會兒,才問清風,“清風,你見著了那顧家的小姐,可有何不妥?何故今日有此作為?”
這老夫人一麵是高興自家孫兒有了要取妻的念想,也有了人願意嫁他,可聽了清風說那顧家小姐逼婚和輕浮的舉止,又有些擔心這顧家的小姐性子太野,顧家未教好,不免越來越猶豫著這婚事。
還是王妃看不下去,上前勸了幾句,“母妃,這承讓好不容易答應了婚事,雖說這顧家的二小姐是過於直白些,可畢竟是喜歡著承讓的,想必承讓定也是喜歡人家的性子,否則豈會答應這婚事,我們倒不如盡早的去顧家提親,了卻了這一大遺憾,再說了,顧家小姐性子張揚些,也能將承讓那悶著的性子帶出來些,別日日總是一臉的冷漠才是,母妃。”
說完話,王妃還刻意的又喚了一聲母妃,這老夫人才鬆了臉色,應了聲,“也是。”
乖孫願意娶妻那是再好不過的,過了這條街可就沒有這條巷子,她們可是等不及了,承認如今二十有四,一把年紀還未娶妻,連個小妾都沒有,若是真沒了子息,老夫人可對不住顧家的列祖列宗,百年之後怕是要被祖宗罵死的。
如此一來,老夫人想通了,招了貼身的嬤嬤,立刻吩咐著。
“你準備好提親的物品,還有婚書,我們明日便上門提親……”老夫人說了明日後,又著急顧承讓會反悔,心一橫,幹脆的換了日子。
“立刻去辦,兩個時辰後,我們直接過去下聘。”
她可等不及這個孫媳婦過幾日再嫁,若不是還沒看日子,她鐵定是今日下聘,明日就娶。
雖然最後也和這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