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場實錄(1)——顏如是(1 / 1)

第1章,消失的乞丐

長途汽車開走了,胡碩站在公路邊的身影被如血的殘陽染上了一層詭異的鮮紅色。

路邊是參天的白楊樹,樹葉在風中嘩啦呼啦的響著。

剛才如果不是他喊司機停車,司機一般都會忽略過這一個小站的。

這一站叫做“逢村”。

胡碩自幼在這裏和外公長大,十歲的時候才進城去上學,很小的時候就問過外公,為什麼這個村子的名字叫做“逢”?

“逢就是遇到的意思,在這個村子裏不管遇到什麼,都不要害怕。”那時候的外公忙碌了一天後,坐在院子裏的晚飯桌前等著晚餐的粥涼了,他這樣告訴胡碩。

胡碩背著簡單的綠色背包往外公家走去。

逢村雖然是一個村子,卻被這條不是很寬闊的公路隔斷了,北麵是人煙密集的村宅,百貨小賣部,村委會,小衛生所等都在這一邊。

公路的南邊首先是一片莊稼地,然後是一大片的沙地,沙地上隻有幾棵不成器的沙棗樹,走過沙地是一片梨樹林,穿過林子就是村裏人祖祖輩輩埋葬的地方,墳場。

外公的家就在墳場裏,自打胡碩記事起,就和外公住在墳場裏,很少和村子裏的人來往,偶爾胡碩會去村子裏買些日用品,也會聽到一些村裏人在他背後的指指點點,說他外公是個怪異的人。

而胡碩從不覺得外公怪異,在他的記憶中,外公再慈祥不過,小時候他和附近村子的孩子打架,外公教給他一些拳腳功夫,那時候的他可是笑傲了周圍數個村子的孩子王。

胡碩先去了公路北麵的村子裏,十歲進城後他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直到去年他大學畢業,父母在一次車禍中雙雙喪生,這次一個人回來的匆忙,沒有準備日用品,所以要先去村子裏的小賣部購買一些,這次要在這裏住好幾天呢。

正是初夏季節,村子裏的人晚飯吃的早,吃過晚飯就睡覺了,非常符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祖祖輩輩的傳統。

所以,當胡碩走進村子裏的時候,沒有見到什麼人,這樣也好,他也懶得和村子裏的人周旋應酬。

去小賣部,要先經過村委會的大院子。

那個大院在村子裏唯一的一條柏油路上,村子裏其他的路還都是小土路,一下雨就泥濘不堪。

村委會大院的門關著,常年不上鎖,每當村子有重大事情的時候,村民會聚集到這裏來開會,多半是死人了或者誰家要嫁娶才有聚會。

村委會的院牆是青磚的,已經破舊不堪了,長長的院牆上滿是多年來風雨侵蝕的斑駁痕跡。

在院牆的腳下,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蜷縮著,身邊一個髒的看不出顏色的小碗,碗裏有幾枚硬幣在提醒著好心人的施舍。

胡碩大概有半年沒有回來了,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乞丐,那乞丐低著頭,髒而亂的頭發遮住了半邊臉,看不清年紀,但是從身形上看年紀應該不小了,他仿佛睡著了。

胡碩沒有在意,大踏步的走過了乞丐,還不忘順手丟下兩個一元硬幣,他身上隻有這點零錢了。

“當啷——當啷”

硬幣落入小碗中的聲音在這寂靜的村落裏格外清脆。

那乞丐似乎睡得很沉,連句感謝的話也沒有說,不過胡碩也不是為了句感謝才丟下這兩個硬幣的。

在胡碩走過去不多幾步後,忽然身後傳來貓頭鷹的叫聲。

這條街上沒有樹,貓頭鷹會棲息在哪裏呢?

而且那咕咕的叫聲中透著陰森森的涼氣,這可是初夏季節。

胡碩下意識的回頭看,那名乞丐連同他的小碗都不見了!

夕陽最後的暗紅照在院牆上,四周靜悄悄的,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那個乞丐一樣。

筆直的柏油路上,前麵,後麵都沒有乞丐的影子,對麵是幾家大門緊閉的村民的宅子,那乞丐唯一能這樣快的消失的地方隻有這座大院子,進入大院隻能通過那扇大門。

雖然大門常年不上鎖,但是也因為年久失修的緣故,每當開啟關閉的時候,會有刺耳的嘎支支的聲音。

而胡碩沒有聽到任何的聲響。

那麼,這乞丐去哪裏了?

胡碩眼中閃過一道古怪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