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決戰八(1 / 2)

元蒙人很奇怪,進了中原,做了主人,建立了王朝,但還是幹土匪的勾當,不用文化和製度去吃人,直接用刀架在脖子上獲取財物。

土匪雖凶殘,卻有個好處,不控製人的腦子,隻要給錢,他不理會漢人拜嶽飛,進明教,大談民族大義,這種土匪思想的執著緣於他們奪取江山的過程。

在成吉思汗的統領下,不團結的蒙古人變的團結了,蒙古經濟形式單一,放馬牧羊,同行多仇視,所以雖個個戰士曉戰,卻難以形成團結的大軍。

成吉思汗改變了這一切,他以超凡的戰爭能力和高超的政治忽悠技術團結了蒙古各部,組成了強大因結的屠夫集團,。

這家夥命好,漢人沒秦皇唐宗,西人沒了亞曆山大,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而和豎子們作戰,打下了一個大大的疆土。

疆土嗎?不是,他們心中的彊土是草原,大漠,大雕,北國的雪。那裏讓他們英雄血熱。

江南的細雨,綿綿如情話的吳語似乎讓男人少了英雄氣,他們不喜歡,他們喜歡拿著刀,一腳踢翻主家男人,將財物酒食拿走,看女人順眼,就抗在肩上,拍打著女人的屁股,享受女人的大叫掙紮。

沒了成吉思汗,大漠的英雄又成了沙,他們是出色的屠夫,打仗從不擔心後勤,走那搶那,殺光,搶光,燒光。這種沒人道的極致的惡讓他們贏了天下。

可是戰爭結束,他們不知道怎麼對付已臣服的被征服者,不同的文化形態和民族自豪感,以及生存環境,讓他們和曾經的敵人依然是你們和我們,而不能成為我們。

他們也動了腦筋,建牧場,殺漢人,將田原變成大漠,結果莊稼地長不了草,漢人更加仇恨,而且隨著強行養馬,漢地有了大批的戰馬,漢人武裝也可以有了強大的騎兵。

他們喜歡大漠的沙,獨立而自由,一粒一粒的,幹幹的,統治的手段就是生命的征服。

沒有什麼忠君,皇帝沒了成吉思汗,忽必烈的手段,統一的蒙古再次分崩,成了各個勢力,在漢家上繼續著百年前重複的各部爭霸。

劉福通在死之前是重創了元軍的,出色的出頭鳥,重創的元軍依然在內鬥,順帝是一黨,太子是一黨,在外麵,廓擴是一黨,孛羅是一黨,等他們鬥完了,已經非常虛弱了。朱元璋巧妙的保護了自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在元人眼裏,朱元璋是不錯的,不當皇帝,還幫自己消滅不聽話的陳友諒,和反複無常的張士誠,最好一起完蛋,可現實總是事與望為。從戰友屍體上爬起來的朱元璋,一臉仇恨的望著元人,後麵已有一支王者之師。

這個時期元人的王者叫擴廓帖木爾,大家或不怎麼認識他,但他有一個大家熟悉的名字,王保保,王保保是元朝名將察罕帖木爾的外甥,也是他的養子,在察罕被殺後,他承擔起了守護元朝的使命,並成為了明朝的主要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