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中對另類的解釋是:與眾不同,是年輕人的事,是率直而為,是想說什麼說什麼,想做什麼做什麼,是特殊,是現代的新潮和荒誕,是傳統的否定和背叛,是人性的徹底解放,是沒有被人們廣泛的接受和理解。
科學課本的簡單在於單純的幾頁便是一節課,明明無甚東西,卻有牽扯不盡的知識點。
如果,你什麼都不想講,那也很簡單,一個題目便是一節課,開始的快,結束的快,餘下的時間盡屬於學生。
楊子陌輕輕的敲著桌麵,在課件和自己的想法中猶豫不決。
“魏老師,你說咱們科學,是重知識還是重情感?”
“你覺得呢?”
“我不知道,所以才問你的啊。”
“那你認為科學是什麼?”
“科學不就是科學麼?還能是什麼?”楊子陌疑惑的撓著頭,迷惑不解的看著魏璋老師。
“你再想想。”魏璋老師似準備說些什麼,卻被突然響起的鈴聲所擾斷,“啊,領導,我馬上就到,稍微一等一等,我出門了,在路上了。”
緊看著匆忙而走的魏璋老師,楊子陌緊簇的眉頭並未舒展,問題得不到的解答隻會使得眉心中間的三道豎紋更加深刻,如刻骨刀留下的痕跡。
‘您老人家到底想說啥啊,匆匆忙忙的,留下這麼大的空白,讓我想啥?’楊子陌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揉著眉心,而大拇指在敲打著不停跳動的太陽穴。
‘索性我任性一把?’
楊子陌猶猶豫豫的,畢竟這才是第三節課,跟學生的配合還不夠默契,萬一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愈是如此、愈是恐慌,自己所預想的東西也漸漸在天平上失去了重量。
終於的終於,科學課如期而至,楊子陌還未找到的答案,便開始茫然的進入了課堂。
習慣性的開電腦,點開課件,楊子陌無奈的苦笑了一下,最後的選擇便也隻能平淡如流水的念白一樣,匆匆忙忙間帶著學生認識了中國很是古老的珍稀動植物,很多事楊子陌的小時候學過的,到了現在更加珍稀的東西,但更多的是遺忘在了腦海之後,看到照片後仍帶著幾許淩亂。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些,希望大家在今後的生活中,無論是不是珍稀的動物、植物,大家都要愛護它!”楊子陌頓了頓,看著後牆上的時鍾,“還剩下十幾分鍾的時間,咱們呢,看個小視頻。”
一切未經排練,卻又合適的嚴絲合縫。
視頻倒也簡單,笑點中帶著思考,思考中涵蓋著情感,就那麼一點一點順著時間線流淌。
‘熊哥哥和鴕鳥妹妹在荒野求生的挑戰中整日惶惶不安,為了躲避喜歡熊掌和鴕鳥毛的獵人,兩人東躲西藏,白天黑夜顛倒,在堅持堅持再堅持後,終於堅持不下去,在絕望中見到的一絲光是曾經大象哥哥說過自己很厲害的宣言,於是曆經了千山萬水、九九八十一難來到了大象哥哥的領域,本以為苦日子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