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胡十七,小時候也你懂什麼審美觀”。所以也不在乎好不好聽,長大後其實我也對這個名字很不滿意。但是按照家譜上起名字的排序,我這代正好犯了了個“十”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沒什麼文化,聽說給我起這個名字的時候著實讓他們頭疼了一陣子。後來還是我父親靈光閃現拿出了一本字典,說是翻到哪頁就用頭一個字當我的名字。說來也巧,翻到的那頁上的頭一個字正好是個棄字。這時我的母親不幹了,誰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叫“十棄”呢?她充分的體現出了北發女人的彪悍,說什麼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叫十棄。
於是我的父親妥協了,他指了指同頁的一個飛字對我母親講,那咱大兒子就叫十七吧。希望他17歲的時候能高中狀元能有一番作為作為。我的名字就這樣被草率的定了下來。
接下來我要給你們講的事,你們完全可以當成故事來聽,不用過於認真。我爺爺住在位於HLJ省QQHE市邊上的一個小縣城,名叫胡家窯。以前是官方的燒陶製品的一個地方,直到現在去我們家後山還能找到很多碎碗片兒。我爺爺哪個年代,東北的天可別現在冷多了,那年我爺爺二十八歲,東北的冬天能凍死人。現在還好些,可是聽爺爺說,以前的冬天要比現在還要冷上個好幾倍。不是有那句俗話麼,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好像是出門解手都要拿個小棍兒,邊尿邊敲,要不然就會凍上。當然這都是我所不能了解的。而且那個時候窮啊,後院挖個坑上麵搭兩塊木板周圍是用土牆砌起來的而且不超過一米高一個簡易的廁所就建造起來了,。那是一個冬天的我爺爺出去山裏撿柴火。順帶著看看能不能打到一些野味。,我奶一人在家,這時突然聽到隔壁老崔家婆娘大叫到,胡家嬸子,胡家嬸子。快出來看啊!你家雞窩子裏麵有一隻黃鼠狼呢。我奶奶連忙放下手裏麵的斨巴刀子《鍋鏟》拿著火鉗就跑出院外。一隻碩大的(黃鼠狼)正被熱心的老崔家婆娘用掃帚逼到了牆角,眼看雞窩裏雞沒事兒。,這三隻小雞兒。可是自己的寶貝,如果讓這給叼了去。這年可咋過,我奶也是越想越氣憤,抄起碩大的火鉗來到黃鼠狼前吵朝著頭就是一下。不知道是我奶當時是因為氣憤還是怎麼滴,沒想到這一鉗子。就打到了黃鼠狼的側老腦上。頓時倒地不起。眼看就要活不成了。我奶心裏麵也是害怕,因為都聽說這啊,邪乎勁兒可大了,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就招呼老崔家媳婦,兩人就把這給丟到了老林子去了,那時候山裏的野生動物還非常多,估計用不了一晚上就被吃的骨頭都不剩了,兩人回到村裏就各自回家了,原來啊這老崔一家是前些年逃饑荒跑到胡家窯來的,也是地地道道的老實人,平時有個啥叫到他們家,二話不說卷起袖子就過來幫忙。
我奶回屋。,把飯做好後眼看我爺爺還沒回來。就把飯菜放在大鐵鍋裏保溫。鍋,蓋上鍋蓋。就坐在炕上等著我爺爺。。而這時候大概已經是晚上六點多左右,冬天的天很短,這個時辰已經是漆黑一片了。外麵的風很大,沒有月亮。刮起地上的雪打到人的臉上,刀刮一樣疼,我奶奶坐在小馬紮上,想著爺爺也快回來了,想著想著,竟然迷迷糊糊的睡著了,聽她講,她記的很深刻,那時候她夢到了一條類似於的東西在她麵前晃來晃去,這是我奶奶原話,怎麼趕都趕不走。正當她生氣想撿石頭丟它的時候,砰的一聲,我奶奶驚醒了。原來是屋裏的擀麵杖不知怎麼滴掉在了地上。我奶奶回想著剛剛那個夢一陣後怕,心想那是不是成精了,大概半小時以後,我爺爺回來了,他進門先是拍了拍身上的雪。然後把吃飯的桌子一放,招呼我奶奶開飯。我奶奶聽到後起身拿出碗碟,小鹹菜擺在桌子上,給煤油燈添了添油。燒酒早已溫好。我爺爺便就著鹹菜喝了起來。奶奶把鍋蓋拿起,盛了兩碗飯放在桌子上。就把今天來家偷小雞兒的事還有剛剛做的夢原原本本的故事了我爺爺。我爺爺聽後安慰我奶說,這年頭人都快活不下去了,這畜牲還來跟我們搶食兒吃,被打死那也隻能怪它命中有此一劫。。雖然我爺爺平時也打獵。但也隻是些兔子什麼的。從來打。那時候是出了名的凶,然後我爺爺就說起了今天路過隔壁村聽說的一件事,說是哪個村前幾天來了個盲流子去偷東西把抓起來後發現這人根本不是鎮上的人,村民心想這個盲流子多半是胡子(土匪)放下來盯梢的。你想啊,他不是咱鎮子裏的,離這兒最近的鎮子上的人都走光了,忽然之間就冒出個大活人。這不是胡子是什麼?然後大家夥就用繩子把那盲流子捆了起來。活生生的給打死了。現在不整死他,他們下來搶東西,這一年可咋過啊?”我奶奶一聽胡子,冷不丁的害怕,對我爺爺說那怎麼說也是一條人命啊,他們就這麼給弄死了?我爺爺端起小酒盅一口喝下,然後說道,如果放了那個盲流子等著他回山通風報信說他們村有吃的,那咱們周圍的村子都得遭殃。原來啊沒解放時東北的胡子那可算是地方一霸,一般隻到地主或者有錢人家打劫,但是這是什麼年月。餓瘋了的時候也不管你家有沒有錢底子,隻要是戶人家就來搜刮,見米搶米,見牲口拖牲口。弄的當地的百姓敢怒不敢言。好在他們落草之前也大多是窮苦人家,事情基本不會做絕。總會留口吃的給被搶的人家。但是留下的糧食一般都少的可憐。這眼看過年了。過完年就是青黃不接的二三月。這點糧食又怎麼能夠支撐呢?所以以前逃地主老財很多都是被胡子害的背井離鄉而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