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無盡星河,須彌芥子,無量乾坤中,也有一造化鍾秀之地,名喚臨甲,納方圓五洲四海,育各色草木生靈,興萬代榮枯盈仄之事。
臨甲所含五洲乃是碧椋洲,璨金洲,紫炎洲,玄冰洲,高軒洲。因碧椋臨近東海,璨金臨近西海,紫炎臨近南海,玄冰臨近北海,故也常分別稱為東洲、西洲、南洲、北洲。高軒地處中央,故也稱中洲。
五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故野心權謀林立,英雄豪傑輩出。有道是,強不可久,柔不可守,因此五洲上江山迭代,王朝興衰也隻是尋常之事。
五洲千餘年前,由亂世而一統,建立榮朝,迄今已有一千七百三十二年。
榮朝承平已久,雖無外患,卻有內憂。
大榮1732年冬,中州帝都。
不知何故,榮皇突然褫奪一母同胞端王之爵位,闔府幽禁,並預先祖大祭時將其逐出宗廟。未料,端王在先祖大祭典禮之時,以頭猛觸鎮嶽碑,頭與碑偕碎,當是時,一注黑煙從碎碑中衝天而起,在帝都上空盤旋一周後,向東而去,須臾不見。
翌日,帝都禁衛軍偵騎四出。
鎮嶽碑相傳為千餘年前先祖建朝時所立,非金非石,堅固異常,為大祭時勾連天地所用,同時被視為皇權象征,極盡貴重,如今毀碎,更兼有異象而出,一時間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榮皇震怒,為安民心,命百官禁口,萬民禁言,後雖斬首千人以儆止流言,但仍止不住一則童謠漸漸廣為流傳。
童謠曰:兄弟鬩,血濺牆,鎮嶽碎,國祚亡,陌霍霍,人惶惶,連山起,落星芒……
大榮1733年春,東洲東南邊陲。
東洲氣候溫暖而濕潤,因此草木繁茂,洲中盛產一種特有巨木,名喚碧椋。成年的碧椋可長至三十丈上下,九丈粗細,枝杈鬱鬱,華蓋森森,是建造屋宇梁木的極品之選,名震整個臨甲,因此,世人又稱東洲為碧椋洲。
不過,碧椋並不是東洲上最大的樹木,少部分熟悉掌故的東洲長者知道,在東洲的東南邊陲,還有一片麵積極大的山林,名喚神建林。在神建林中,傳說有無數比碧椋還要高大的樹木,那些樹木高若通天,闊如峰巒,伐一株便可建成皇城宮殿。
可惜,神建林是東洲上最大的一處禁地,千百年來,不少能人異士自詡才高,前往神建林中尋幽探秘,但總是有去無回。
因此,也無人能夠證實傳說中那種樹木的存在。
世事並無絕對!
其實,也並不是無人能夠證實,隻是這些能證實傳說中那種樹木存在的人走不出神建林而已。
任東洲上最熟悉掌故的老者,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在神建林十萬大山,茫茫密林之中,竟然還有人的存在,而且不是一個人,是一族人。
神建林深處一處村落。
整個村落房屋不高,錯落有致,皆由木石搭成,一眼望去約有五百多座。這些房屋層層拱衛,大略構成環形。這處村落看上去平淡無奇,與東洲上大多數的村落別無二致。
但是,在村子的外圍約有裏許寬的橘黃色地帶,這土色與神建林中絕大所數土的顏色截然不同,上麵寸草不生。在橘黃色地帶靠近村落處,有一圈圍欄,以黑石為基,巨木為欄,且在護欄上每隔三尺便嵌搭了一根削尖的巨木,尖頭戟指向天,尾端深埋入地。
乍一眼望去,整個村落像是一隻炸了毛的刺蝟,鋒銳崢嶸。
此刻,在村落內的一處石台上,石勁正盤膝而坐,以手支頤,心事重重的望著台下間或走過的各色人等和異獸。
有十四歲的範城和他那身軀高大猶如駿馬的青鹿,有十二歲的王敢和他那雙腳鋒利猶如匕首的雲雞,有八歲的小興和他那雙角鐵青猶如幹戈的山羊,甚至還有六歲的萍兒和她那尾巴壯大猶如蟒蛇的鬆鼠。
這些景象如果隨便拿出一幕,放到神建林之外早已驚世駭俗,不過石勁卻看都懶得多看一眼。因為在他眼裏,隻有都護的黑豹,大鐵應的蒼蟒和祭師的紅狐才是他理想中的本命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