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縣這個地方,在抗戰時期就已經是革命根據地了,人民有覺悟,聽黨的話。村裏年輕人紛紛外出,先是參加遊擊隊打鬼子,後來參加解放軍打老蔣。沒有趕上前麵幾撥的後生,在一切為了前線的號召下,也都參加支前隊伍。
現在這片土地上,到處都是和平安寧的氣氛。不過,與安寧伴隨而來的,是人口的蕭條。曠野的田地裏,種地的人們隻有那麼零零散散的十個八個人。而且,這些人罕有青壯年,都是老人和婦女。農活兒都是依靠婦女和老人。這些人在揮舞著手中的鋤頭土中刨食。雖然勞累,但是大家都仿佛看見美好的未來,都對生活有盼頭,都在盼望早日打敗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都在節衣縮食支援前線。
不管在什麼地方,在任何條件下,最快樂的總是孩子們。他們總能夠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情,無憂無慮的度過他們幸福童年。村子裏的孩子也是這樣。吃飽了就出去玩耍,對周圍的一切沒有絲毫擔憂。我們這部的主人公謝晉元,就出生在一個叫做田園村的地方。現在,他已經十六歲了,是村裏的孩子王。
這下午,從村裏裏忽然衝出一群喧鬧的孩子。帶頭的就是謝晉元。他們呼嘯著,直奔村外的河而去。到了河邊,紛紛脫掉褂子和短褲,“噗通噗通”跳進河裏,光溜溜的享受著河水的清涼。
玩鬧了了一會兒,謝晉元覺得沒意思,就爬上來,穿上褂子坐在河邊沙灘上休息。他看著在河水裏撒歡的這些孩子,沒由來的煩惱起來。他發覺近期以來,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心裏常常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
在任何人群,當頭的都一定是有一個的思想的人。這個孩子王也不例外。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樣懵懂無知,他心裏隱藏有對未來的期望,有對自己現狀不滿。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個矛盾才是他無名之火的真正原因。
河水裏嬉戲的孩子們,看見晉元大哥坐在岸上,就招呼道:“晉元大哥,下來啊!水裏可涼快了。”
謝晉元正在心煩,眉毛一豎,罵道:“滾蛋。別煩我!”
就這樣,水裏的孩子繼續玩水,岸上的孩子王繼續思考人生。可惜的是,他沒有受過文化教育,又沒有什麼人生閱曆,大腦不管在怎麼努力,也想不出來什麼有用的東西來,反而越想越煩。
他看看色差不多了,站起身來,對水裏的孩子們:“回家了!”
“嘩啦啦!”大哥一聲令下,孩子們都聽話的爬上岸來,胡亂穿上自己的衣服,跟著大哥一溜跑回村去了。
謝晉元回到家裏,母親已經做好飯了。他看了一眼飯桌,看見又是玉米麵糊糊加鹹菜,心裏不禁煩躁起來。還沒有等他開口,娘就對他:“二孩,明該去鋤地了。”
謝晉元聞言心裏更加煩躁,對母親吼道:“鋤地!鋤地!每都是苞穀麵糊糊和鹹菜。你就不能換個樣嗎?”
娘歎口氣:“二孩,現在又不是逢年過節,哪兒有什麼好吃的啊?再別人家也都是吃這些東西啊。你不吃,明怎麼有力氣下地?”
“我不吃。要吃你們自己吃吧。” 少年又發脾氣了,摔門而出,跑到村口大樹下生悶氣。他馬上就意識到,自己對糊糊鹹菜發什麼火呢?真是莫名其妙。
不多會兒,有幾個孩子吃完飯跑出來玩,遠遠看見大哥在屬下坐著,就跑過來討好的問道:“晉元哥,你怎麼了?”
謝晉元煩悶的:“沒什麼。對了,你們誰家有吃的,給我拿點來。我今還沒吃東西呢。”
幾個孩子得令,立刻跑回家去。不多時回來,有人拿回來半塊煎餅,有人拿來一個雞蛋,還有半根大矗
謝晉元接過來,把所有東西用煎餅一卷,狼吞虎咽吃完了。
柱子問道:“晉元哥,今怎麼不高興了?”
謝晉元:“我覺得現在過的都很沒有意思。下地幹活,累死累活的,回到家裏還是吃糠咽菜。”
一個孩子:“晉元哥,以後我把家裏好吃的偷來給你。好不好?”
謝晉元搖搖頭:“不用了。被你娘發現你又要挨打。”
柱子問道:“晉元哥,不開心不是為了吃東西吧?”
謝晉元歎口氣,自嘲的:“柱子,你對了。我就是不想窩在村裏下地幹活。外麵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出去轉轉。到現在我還沒有去過城市呢。你,我是不是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