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講授的是我們現在正在用的克虜伯戰車的一些參數和性能。”我坐在最後一排最右邊靠前的位置,聚精會神的聽著連長講解。
“我們現在用的是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生產的克虜伯輕型戰車,坦克乘員兩人人,分別為駕駛員,射手,武器為兩挺7.92mmMG13機槍,其戰鬥全重 5.4噸,最大速度37 km/h,裝甲厚6-13mm,雖然戰車是個鐵家夥,可是它也有致命的弱點,比若說,履帶是戰車的前進動力,如果炸毀履帶,那麼戰車也就癱瘓了,而戰車的底盤為了考慮速度,哪裏的裝甲是最薄弱的,另外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戰車的後置油箱,如果戰車後麵沒有掩護的話,炸毀油箱,也就相當於炸毀了戰車。”
“我們的戰車,在麵對敵人時,要注意敵人的戰防炮,戰防炮,是一種直接瞄準對坦克和裝甲目標進行攻擊的火炮。主要用於對付2000米以內的裝甲目標。因此,我們在作戰時要特別注意這類武器,尤其是在巷戰時。”
慢慢的,我從班長口空知道了連長畢業於德國第三帝國裝甲兵學校,畢業後,就到了徐庭瑤將軍麾下從事戰車營的組建工作,當時,戰車屬於國軍中新式武器,國民政府當時組建了一個營,三個連的編製,並在南京陸軍交輜學校進行受訓。
連長把全連的人帶到了戰車訓練場,指著自己麵前的戰車履帶,說道:“今天講解的是戰車履帶,戰車履帶是戰車行進最重要的部位,它由履帶銷、誘導輪、履帶板、負重輪、主動輪組成,在主動輪動力牽引下,帶動戰車行進。”
“履帶是戰鬥中薄弱的環節,在戰鬥時,要防止壓到地雷或敵方炮彈或者炸彈炸到。因此,在作戰時,戰車不應該被當作單獨的兵種使用,他需要在步兵的配合協同進攻,方能發揮戰車最佳戰鬥效果。”
我在隊伍裏,默默的背著連長所說的這些話。
“下麵,我將和一排長共同駕駛這輛戰車,向大家實際展示戰車性能。”
連長說罷,和排長分別鑽進了駕駛室和戰鬥艙,“轟”,戰車快速啟動了起來,轉彎,直奔靶標,在接近靶標時迅速調準機槍,向靶標開火,啪啪啪,靶標瞬間被擊的千瘡百孔,瞬間,全連被一種莫名的強大力量征服了,驚訝又十分羨慕的看著這個鐵家夥。
不一會兒,戰車一個快速的轉身,又衝到的剛剛出發的位置,平穩的停在了大家麵前。
連長和排長從戰車裏鑽了出來,興高采烈的對大家說道,“剛剛我和排長,展示了戰車的射擊性能,它的速度和力量,大家都看到了,比起傳統的人力,馬力衝鋒,戰車是有著它非常大的優越性。”
“你沒有形成攻勢的時候,不能接觸敵人,一旦接觸必殺敵人,這是德國的一位裝甲兵將軍說的,我們要成為黨國的兵鋒利刃,我們就要有這種準備,在戰車裏,我們能做的就隻有前進和消滅敵人,大家聽麵白了嗎?”連長吼道。
“明白了”,戰車連戰鬥人員全體齊聲回道。
“全體都有,登車訓練,今天的訓練科目,戰車協同射擊與行進中的聯係溝通。”連長又吼道。
於是在各排長和班長的帶領下,全體戰鬥人員兩人一組登車,14輛戰車同時發動,轟嚀聲頓時響徹靶場上空,戰車按照預定策略,分成3-3-4-4形,分別向靶標進發,到達距離靶標1000米時,前排的三輛向靶標開火射擊,一個輪次射擊完成後,,第一梯隊分散開向兩邊開進,後麵的繼續上前射擊,直到所有的都射擊完,同時,在連長指揮車指揮下,隊伍又恢複了3-3-4-4形,然後,戰車有散開分成了三排,6-4-4形,間空著向同一個方向行進,又在行進中,模擬了其中戰車被擊毀後,其餘戰車的行進和模擬擊毀戰車的自我修複。
我作為一名勤務兵,待在了整修室,激動地看著這一幕,終於,訓練結束了,連長又把大家召集在了一起,向大家點評了剛剛的演練。
“一排長,你動作慢了,在第一梯次攻擊結束後,你就應該立馬帶領你的排上去繼續攻擊,二排三班長,你們排長下令攻擊時,你還要擔任掩護任務,你不要衝的太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