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各位點開這本書的大大們,我完全沒想到書一過審就會有大大收藏、投票,票雖然不多,但起碼證明我不是在孤軍奮戰,這裏對你們說幾句想要說的話。
一、關於我對作品的態度
說實話,我從來沒想過起點最後會不會簽這本書。
因為跟當下的網文風潮相比,這本書有兩個很大的缺陷,第一個就是故事的背景,相對於現在流行的都市、仙俠、架空等背景,民國是個非常不受待見的背景,我也想過換成都市背景,或者先寫出來一本,然後再來寫這類不冷不熱、甚至冷門的故事背景的書。
毫不隱瞞的說,我甚至已經改好了開頭,
但卻無論如何都改不下去,這倒不是說腦子不夠用或者卡住了。
而是這本書原本就打算分三部,背景也分為民國、年代(七八十年代)和都市三個,雖然是幾代人,但卻是一個前後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故事鏈條,如果把它切斷,就隻能算是個殘缺不全的故事。
我想,這不是我心裏應該有的對作品的態度。
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不斷將它豐富,這是我寫文最基本的訴求,
也是最基本的態度,更是對點開這本書的你,最起碼的尊重。
第二個缺陷是這本書的開頭,我也知道現在的開頭很冒險,完全有可能因為這樣的開頭,編輯大大就此把它扔在一邊,因為它並沒有直接切入主角,但是這個開篇卻是一個提綱挈領的故事,缺了它,後麵很多情節就會像是風箏斷了線。
以金庸老先生的《射雕英雄傳》為例,
如果沒有牛家村那一段,而是直接從郭靖在蒙古的劇情切入的話,
無疑是個殘缺不全的故事。
雖然後麵也可以補遺,用回憶或者故事中的故事等方法來彌補和充實,但始終是零散的,這本書開篇的故事,甚至會影響到第二部的許多內容,所以我花了將近兩萬字來講述,但願沒有影響到你的閱讀體驗,如果有,那是背水的文筆欠佳,還請多多諒解。
二、關於本書的故事
事先聲明,書的大綱現在是完整的。
但實際寫出來,肯定會比大綱充實豐滿得多,
就像開篇故事我原本是打算在一萬字內完結的,結果翻了近一倍。
有些情節是一邊寫一邊完善的,書中主要是講述盜墓、探墓、護墓的故事,幾條線分別有各自的主人公,他們都有自己的曆史淵源和特點,其中也不乏真實的故事,它是深埋在背水心底的盜墓故事。
再有,除了盜墓前輩們在他們的作品裏寫到的東西之外,
我在書裏嚐試著將整個格局擴大,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
也許會給點開這本書的你,一些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但要說明的是,我不是要展現什麼傳統文化、再現什麼民國曆史之類的,在信息時代的今天,要了解這些東西並不難,雖然書裏麵也有些民國時期的曆史事件、傳統文化等等,但那也是為故事服務的,故事才是書的核心。
三、關於更新
隻要你點開了這本書,就完全不用擔心更新的問題。
前麵說過了,書的大綱是完整的,不存在卡殼的問題。
哪怕一時半會寫不順暢,那也是因為想到了其他的東西,需要融入進來,就是在需要上班的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中晚的幾個小時,也可以寫出至少四五千字的初稿,周末寫萬把字的初稿完全沒有問題。
所以,隻要你點開了這本書,完全可以先放心收藏。
我也會加快速度,努力碼字,不定期的暴更,
手上現有的存稿也需要再修改和完善,前麵可能會慢一點。
最後說一句,如果各位覺得這本書還對口味,完全可以先收藏,先養著,能投上一個推薦票,背水再次感激不盡;後續能簽約當然更好,如果因為前麵說的那些缺陷,而我的文筆又不足以彌補,編輯大大沒看上,我也會寫下去,大不了同步上論壇發帖,因為這是我心底想說的盜墓故事,當然想更多的人一起分享。
至於其他的,不是我現在該想的問題。
暫時說到這裏吧,努力碼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