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帝國之間的對決,可要比巫罡與那血幻穀的小打小鬧,來的更為壯觀,更為浩大,也更為殘酷。
單就說攻城與守城兩方的大型兵器,就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更不在同一個境界。
先說守城一方,因為常年與玄冥帝國在此進行攻防戰,這幾乎成了兩大帝國的慣例了,但也因此,這座鴻龍帝國最北方的大型城池,不僅有著極為高大的城牆,而且還有著相當犀利的守城器械。
其中各類大中型弩炮那是以百為計數單位的,至於所使用的巨型弩箭更是不計其數,估計除了後勤部門有數量記載,恐怕沒有人會願意花時間去數那不知道有多少的金屬弩箭。
除了弩炮之外,更多在城頭上可以見到的就隻有火油與巨石滾木了,這些別看不起眼,但是在真正的守城戰時,卻能發揮出不一般的重要功效。
想象一下,正待敵軍沿著繩梯或者竹梯往城上攀爬之時,這時候使用滾木或者巨石,當場就可以將敵人砸下著高聳的城牆,就算摔不死,也絕對沒有再戰之力了。
至於火油,不僅可以對付來犯之敵,更是用其焚燒城下堆積起來的敵方屍體,省的戰後打掃了,還能在戰時製造出天然的火牆屏障。
人的智慧在戰爭中會得到無限升華,這是人類必然的進化手段之一。
既然有了火油,很快就會聯想到滾油和沸水的妙用。這要是被滾油或者沸水從頭到腳淋個落湯雞,那麼基本上就‘費費’了,當然也‘沸沸’了。
除了渾身紅腫加皮開肉綻外,這肉熟的味道恐怕也少不了,當然不要覺得這個味道會很好聞,這可不是平時吃的豬牛羊,這可是實實在在的人肉,那味道既刺鼻又有種催人欲嘔的感覺。
當然,猶豫醫療手段的欠缺,無法避免做到無菌隔離,更沒有什麼現代營養液這麼一說,所以但凡重度被燙傷的戰士,那幾乎隻有必死的結局,隻不過比那些戰死在戰場上的人不同,他們需要連續七天至十五天的疼痛折磨,然後慢慢的器官衰竭而亡。
還好現在是由春轉夏的季節,天氣已然漸漸變熱,就算是北方的地域,也沒有了寒涼料峭的感覺。
如果此時正是冬季,以北方滴水成冰的寒冷程度,就算潑到城下的是一鍋沸水,那麼也會很快變成沾衣凍膚的堅冰了,恐怕到時候想要脫下身上的鎧甲,就算用熱水反複澆築,也要生生撕下來一層皮的。
戰爭就是這樣的殘酷,和手段無關,隻為一心求活而已。
守城一方,招式百出,又有居高臨下的優勢,但是攻城一方,也是絲毫無所畏懼,攻城器械同樣更勝千秋。
何謂攻城?攻上城頭,攻破城門,攻下城池,即為攻城也!
所以除了那些攻心為上的智謀之人,幾乎大部分將領都會采用這種費事、費時、費力、費人的方式方法來進攻城池。
當然,這麼一座雄偉矗立在邊關多年的大型城池,想要憑借攻心之策以破之,那無異於癡人說夢,還是現實一點,腳踏實地的攻城為好!
所以攻城的方向就出來了,首要登上城頭,次要撞破城門,也隻有這兩種方式做得到其中一種,才能順利引大軍衝如城中。
負責攀登上城頭的將士們,也是攻城戰死傷最為慘烈的一部分,他們在未能登上城頭之前,就隻能被動挨打,能不能活下來,除了依靠運氣之外,那就隻有靈活躲避以及抗擊打能力了。
當然就算這三點齊備,那成功上到城頭上,也不代表會活下來,那畢竟是一種另類的‘羊入虎口’,真正的以一挑群的‘豪氣’戰法,而結果是會死的更慘。
到也不是說這些攻城的人就一點防護措施沒有,通常這部分將士會配備厚重的盾牌以及短弩,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進行自我保護,而且還可以近身攻擊。
同時還有城下大軍無差別箭羽的火力掩護,盡可能壓製城頭上的弓弩傾瀉如雨般攻擊。
而負責衝撞城門的部隊,並不是戰鬥開始就風風火火的跑上前去,那不是去撞門,純碎是給對方送人頭的。
撞門也是要看時機的,要等對方城頭上的火力被壓製到一定程度,並且確定不會有騎兵出城騷擾,方可將撞門的圓木搬上來,在盾牌的掩護下,對城門發起衝擊。
拋開這兩種傷亡極大的近戰,另一個值得說的,就是遠程的火力支援了。
要知道,弩炮隻要在合適的角度,同樣是可以進行遠距離仰攻的,其殺傷力雖然不及由上至下的攻擊,但是其殺傷力與破壞力,也要遠高於弓弩手釋放的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