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妙用(1 / 1)

吾人的身體,每天都在奔波,忙碌工作;心也一樣,有著種種的作用。心能支使身體,心也能翻天覆地,“心”之用,可說大矣!茲述如下:

一、心安,則身體安:吾人之心,雖無形無相,但心有種種的作用,最能影響身體,所以一個人心裏安定,身體也會跟著安定;心若不安,則食不知味,睡不安寢,自然身體的各種狀況都會發生。因此,吾人要求身安,先求其心安,如達摩祖師為慧可安心,一句“覓心了不可得”,達摩終於為慧可“安心竟”,因而成了禪宗二祖。

二、心通,則諸事通:吾人之心,和眼耳鼻舌身都有相通之道,例如有了“他心通”,則耳聰目明。吾人每天用分別心判斷事情,若能有相似的“他心通”,辦起事來自能通達順利。

三、心明,則一切明:吾人之心,有時被煩惱無明障覆,如烏雲遮蔽天空,自然光明不顯;假如心明,就好像千年暗室,一燈即明。因此,世間上的人我是非、利害得失,都要心明的人才能了知一切。

四、心開,則法門開:吾人的心,實際上都在做著“我執”的俘虜,為貪嗔癡所束縛,不能開脫自由;假如心能打開,則所有事業、法門,都會隨之而開。有人說“心中有事口難開”,其實不是口難開,是乃心不開也;心不開,則一切事情都會受到阻礙、束縛,所以“開心”也是吾人應該用功的大事。

五、心空,則萬象空:吾人之心,擁有兩個“執著”,一個執“空”,一個執“有”。如果“執有”,則心中的高牆阻礙,高山林立,萬般不得自在;假如“執空”,比較好一些,因為有空地、空屋、空的器皿,總有其用處。不過,最好是用“真空”來統一“有無”的執著,所以能覺悟到真空,如《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萬象一空,當然就能度一切苦厄,而得自由自在。

六、心和,則人間和:平常我們講“隨緣”、“隨順”、“隨境”,都是為了“心和”。心和,則人間的一切都會跟著和諧;心不和諧,則人間萬事就會紛紜擾攘。眼觀色,則青黃赤白;耳聽聲,則抑揚頓挫;見到人,則你我他等,差別紛擾。假如心中和諧,則所見所聞,一切自然跟著和諧。

七、心平,則萬世平:理學家張載先生所謂“為萬世開太平”,萬世如何能太平呢?必須從“心”做起。二〇〇六年在祖國大陸召開的“世界佛教論壇”,也是提倡“和諧社會,從心開始”。人心真正能平,則和諧社會不難呈現,所以吾人一直都在祈求“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

八、心淨,則國土淨:佛經記載,藥師佛的東方世界是“琉璃淨土”,阿彌陀佛的西方世界是“極樂淨士”,但是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的世界,卻是濁惡的娑婆穢土?為什麼不能如其他諸佛世界一樣清淨自然呢?當初舍利弗曾忍不住懷疑。佛陀得知舍利弗的心念後,即刻以拇指按地,刹時大地一片金黃,清淨莊嚴,堂皇無比。這時佛陀才告訴舍利弗,這就是我所建設的世界。所謂“心淨國土淨”,吾人要求世界清淨,萬事美好,人類相安,眾生和樂,唯有從吾人“心淨”做起,否則不為功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