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苦學武藝(1 / 1)

上章說到浩成穿越,王熬老道收浩成為徒並傳授武藝。

王熬先從山洞的兵器庫中拿一杆銀槍給了浩成,並說道:“徒兒,此槍名為五鉤神飛亮銀槍。槍長丈二,槍頭一尺八,镔鐵凝鋼打造,並且在槍纓處暗藏了五個倒鉤。”浩成一接槍,頓時感覺這槍份量不輕。

緊接著的幾天裏,王熬老道每日每夜地傳授浩成武藝,這羅成的羅家槍法源於三國名將薑維的薑家槍。薑維家槍法分為:五虎斷魂槍、子母槍、五鉤槍、五分槍。

薑家槍一共是103路,當年羅成隻學得72路“五虎斷魂槍”,所以王敖老道將薑家槍法悉數傳給浩成,由於浩成的軀體是羅成巔峰期,所以很快便運用自如了。

半個月後,王熬老道送給了浩成一本書,書名名為“兵器譜”,上麵記載了曆朝曆代各種使槍名將的槍法,戟法等各種武器的使用方法。其中就有“六合梅花三十六槍”,這三十六手槍是每三手為一路,每一手槍裏又包含了一十二種變化,所以楊家槍法是以此三十六槍為母槍,變化無窮。是當年老山王楊袞(楊家將楊業的父親)走南闖北搜集到的六種古傳名槍的槍法,老山王將其精要和夏家北霸六合槍的要訣融會到了自己家傳的楊家梅花槍法裏乃自成一家。

這六種名槍為東漢姚期所傳的霸王槍、三國張飛所創的桓侯槍、唐朝敬德使的鼉龍槍,是為三猛槍法;再就是蜀漢趙雲創的子龍槍、隋唐羅成用的梅花槍、盛唐名將郭子儀的汾陽槍,是為三巧槍槍法。楊袞把六種名槍都去除繁冗,各刪減為兩路六手槍法,一家兩路,故成一十二路、三十六手楊家槍法。

王熬老道說道:“由於時間緊迫,我能教你的隻有正宗的羅家槍法即薑家槍法,至於其他槍法你需要自己去領悟,但願你能有奇遇。”

浩成心想,不是《說嶽》裏嶽飛能壓製住金兀術嘛,難不成是金兀術加強了,不過師父既然這麼說一定有他的道理。

隨即王熬送給浩成一副魚鱗鎧甲,一件白色戰袍,一副銀冠。又送了一匹白色坐騎,名曰西方小白龍,隻不過這匹小白龍與凡間的小白龍坐騎不同,凡間的馬都有壽命,而此馬乃是天庭戰馬,前日玉帝受佛祖之托,從天庭禦馬監裏挑選一匹戰馬下凡,而今為你坐騎。臨走時,王熬老道手寫了一封書信,交待浩成找到嶽元帥之後交給嶽元帥,嶽元帥便會知曉。於是,浩成拜別師父,下山投奔嶽元帥。

話說此時宋朝半壁河山均已落在金國之手,由於北宋無能,雖然曆史上北宋被大多數曆史學者稱為最富有的朝代,但是確實對外戰爭不如漢唐時期,一方麵是由於北宋麵對的遊牧民族大都漢化或者半漢化,要知道遊牧部落和遊牧民族建立的半漢化國家政權,那可是兩個層次的體量。其次是北宋缺少戰馬,雖然說北宋實行重步兵以及步兵方陣法,和神臂弓的等遠程破甲武器對抗,可是這種方法最多隻能打防守反擊。加上北宋重文輕武,對武將多有疑心,盡管在宋徽宗之前,北宋收複了大半的河套地區。但是總體上北宋和周邊國家的對抗上還是處於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