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這個匍匐在地的小校崇禎頓時怒火中燒,如果匍匐在地上的是個太監或者平民可能他還能克製自己,但他一名軍人,這樣的身份是崇禎不能接受的。
他走上前去一腳將小校踢翻在旁,嚇得那名小校連連磕頭討饒,崇禎翻身上了馬才轉頭對他說道“士兵,你的肩背不是拿來給當鋪墊的,而是應該用他支撐大明的未來,駕”在這個文貴武賤的時代,崇禎要給軍人最大的尊重,讓他們慢慢重拾失去的尊嚴。
崇禎躍馬揚鞭來到騎兵營前“弟兄們,你們知道朕最難忘的時刻是什麼時候嗎?不是朕登基稱帝的誌得意滿,也不是擁有佳麗三千的環肥燕瘦,而是與你們奔赴山西,並肩作戰的時刻!隨朕來,讓百姓們都見識一下我們騎兵營的勇猛”
“萬歲、萬歲、萬歲”騎兵營的士兵的激情一下子就被崇禎點燃起來,他們一催戰馬緊隨崇禎馬後開始繞著校場策馬奔騰,一千多匹戰馬齊頭並進展現出的恢宏氣勢遠勝步兵,令圍觀人們有一種窒息的壓迫感。
察哈爾的使臣見京營一萬多名騎兵居然全是乘坐的良駒寶馬,差點沒吃驚得把舌頭咬掉,要知道即使是他們草原部落的騎兵也不可能全都乘坐這樣的上等良駒。還有就是騎兵這個兵種也是最能燒錢的,一名騎兵的訓練周期也遠比步兵要長得多,要想成為合格的騎兵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訓練出來。再加上優良戰馬的價格也是不菲,還有馬鞍草料,這人吃馬喂的可都不是一筆小數目,他們在都心裏暗暗歎道大明皇帝真特麼有錢。
崇禎領著騎兵開始繞場跑,自始自終騎兵都保持著嚴整的陣形,幾乎是齊頭並進馬速相當,這不僅需要考驗騎兵高超的控馬技術和過人的洞察力,最關鍵的還必須有團隊默契感,這些都隻能通過他們日積月累的辛勤訓練才能做到。
等所有的兵種都檢閱完畢後崇禎再次回到了台上,接下來還要褒獎上次在山西戰場上立功的將士,由於隻有騎兵參了戰,所以他們也成了新軍第一支得到皇上褒獎的隊伍。
參戰的三千騎兵中有一百多位士兵被提升為了伍長,手下可管十人左右的小隊,並賞銀三十兩,還有三十位士兵升任把總官上,手下可以管百人左右隊伍,並賞銀五十兩。
等這些人都受賞之後崇禎接著大聲喊出了三個名字“張鶴、吳楚江、魏子殷”
“末將在”崇禎話音剛落騎兵營就傳來三聲應答,眾人趕緊齊刷刷的將目光投了過去,就看見有三人翻身下馬朝台前走去。
這三個人都是在山西戰場表現最突出的,最搶眼的就是那個叫張鶴的士兵了,因為他一個人就斬殺了數十名流寇,成了那場戰爭當之無愧的人頭王。
張鶴這人生的是人高馬大虎背熊腰,魁梧的身材再配上那張滿臉橫肉的臉簡直就是生人勿近的樣子,他不僅天生神力而且用的武器都很特別,別的騎兵基本是清一色大馬刀,就算有追求點個性的也不過就是擰根狼牙棒,他卻更誇張,居然使的是一百多斤的雙錘,估計是個隋唐演義愛好者。在山西戰場上崇禎親眼看見張鶴騎在高速奔騰的戰馬上還能雙手輪錘如飛,許多流寇的腦袋就是這樣被他敲了個稀爛,著時是駭人之極。
吳楚江也同樣是個生猛異常之人,就雖然身材不及楊鶴魁梧但武力卻與之相當,當時崇禎衝擊敵人中軍本陣的時候有一大股流寇要來增援拓養坤,吳楚江見了就帶著幾百名弟兄生生將要去增援的流寇全都阻擋開來。吳楚江命手下人全都下馬列陣迎敵,流寇上來後吳楚江身先士卒揮起大刀就是一頓亂砍亂殺,直殺得軍陣前堆屍成山。近一千多流寇硬沒能突破不了他們的防線,這才使得崇禎他們能順利的將拓養坤一舉殲滅,可謂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