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世似空蟬,人間有變遷。櫻花開複謝,頃刻散如煙。
多年來,我一直固執的喜歡德國。從96年歐洲杯金色轟炸機那飄逸的頭球到14年格策那驚世駭俗的絕殺;從史蒂芬計劃的霸氣到曼施坦因計劃的精妙,從足球到軍事再到一切。對此不可理喻的種種,家人早已熟視無睹,聽之任之見怪不怪。於我,這種喜歡已經變成了一種深入骨髓的習慣。雖然我那還有衝動和熱誠的年紀,已經隨上一個十年一同遠去。
一、記憶
很多年前,我還沒有上小學,偶然無意看了老爹多年的珍藏《加裏森敢死隊》。電視台播出此等老片當然是為了反法西斯教育,我卻深深的被電影中的德國軍人的那種高貴的氣質所吸引,直至現在,這部電視劇都依然珍藏在我任何一台電腦裏麵。由此產生記憶的,不光是作為該電影片頭曲的那首緊張激烈的音樂,還有此後將近20年對於德國一切的狂熱喜愛。
那個時代,沒有互聯網,沒有百度圖庫,沒有樂視優酷。我瘋狂的買著每一期的《世界軍事》,追著CCTV1的每一期《軍事天地》,製作並收集著種種虎式坦克的車模。隻為了一件事,喜歡我喜歡的。沒有人在宿命裏安排,隻是我的記憶中不知道不覺記取了那些曆史煙塵中的麵容
二、名將
他是軍事天才,為勝利而生。
說這句話的人是安東尼斯庫,而這句話中的“他”,是指弗裏茨·埃裏希·馮·曼施坦因,與隆美爾和古德裏安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三大名將。
他,也是我的偶像。
曼帥出身軍事名門,學成於柏林軍事學院,戰略、戰役、戰術,進攻、防禦,野戰、攻堅,步兵、炮兵、裝甲兵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他的名字永遠與戰史上最成功的戰例聯係在一起,這就是“曼施坦因計劃“。這是速勝法國的基礎。第三帝國由此走上巔峰。成為野戰部隊主官後,他所策劃的每一次戰役幾乎都是傑作,總是令對手驚惶失措,膽戰心驚。戰役組織方麵,僅僅克裏米亞戰役,就足以使任何一個軍事家揚名千古,而這並非他的全部。哈爾科夫反擊戰,將一場大敗後的撤退轉換為大勝,使德國的失敗延遲了兩年;基輔戰役蘇軍獲勝,斯大林剛剛發表勝利在望宣言,就又被回敬了一個日托米爾反擊,巴爾克和曼陀菲爾大勝的背後就是他的身影。如他少年時所願,他與他所崇拜的克勞塞維茨、格奈森瑙、毛奇、史裏芬一樣,成為德國總參謀部精英、傳奇和不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讀《失去的勝利》,無數次驚歎於曼帥的才華。曼帥聰明天縱,敏銳而深刻,“一生殺一人是凶手,一天殺十萬人是英雄,這是永恒的法則”,沒有人比他更明白,也沒有人比他對戰爭的認識深邃。曼帥察察為明,治軍嚴格。即使在克裏米亞大戰之際,奸淫平民婦女者格殺勿論,為肅軍紀甚至臨陣痛斬大將;但曼帥並非全然鐵石心腸,極富人情味,身邊副官、駕駛員、及參謀戰死,多有為之淚下;曼帥不幸,妻弟、長子、舅舅先後戰死,卻依然秉持騎士風度,拒不執行“政治委員命令”,那枚橡葉雙劍騎士十字勳章,於他實至名歸。
德國戰敗,那些從沒有在戰場上戰勝過他的英國人美國人將他送上所謂戰犯法庭。麵對這煞有介事的審判,曼帥隻是淡淡一句:“任何高級軍事指揮官經年累月都在希望他的部下為勝利而捐軀,那麼當然也不會用他自己的手來造成失敗。”然後緘默。或許在曼帥去職當日,南格爾中尉從曼施坦因的專機上拆卸下他輝煌的象征---克裏米亞之盾的時候,這一天於他本人,於德國,都已成定局。
三、青年
Verlorenistnur,wersichselbstaufgibt。
隻有那些放棄自己的人才會失去信心。
原本應該是傳奇中的傳奇,可惜金鑽石橡葉雙劍十字勳章隻頒發了空前絕後的一枚。因為勝利永遠沒有到來。受勳者是納粹德國空軍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王牌飛行員漢斯·魯德爾,他的戰績包括摧毀了足以組成5個蘇聯坦克軍的519輛坦克,還有150個炮兵陣地,近1000輛其他車輛,70艘艦艇,2架La-3戰鬥機,1架IL-2強擊機,擊沉了蘇聯戰列艦“馬拉”號,擊傷了“紅色十月”戰列艦,還擊沉了另外2艘巡洋艦和1艘驅逐艦。同時他還被擊落過32次,擁有2530架次的戰鬥出動記錄。而許多戰績是在他失去了一條腿,裝著假肢回到藍天上繼續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