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宋朝在中國曆史上政治最黑暗朝代之一,國家的統治較為無能,軍事實力較為軟弱的王朝。
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曆史,宋朝的經濟與文化教育卻是繁榮時代之一。由於宋朝廷較為長期重文輕武,然而突顯儒學的複興,社會上彌漫尊師重教風氣,致使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政治比較開明與廉潔……終究宋代無嚴重宦官亂政、地方割據,兵變、以及大規模農民起義,在中國社會發展曆史上,確實相對比較少見。
曆史學家陳寅恪認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史學界普遍認為在中國曆史上為宋朝文藝與經濟革命的頗有人在。宋朝的文化與經濟發展空前規模,文學藝術、農業、手工業、製瓷業、造船業等十分的繁榮。
南宋的曆史昭示時代精神內涵,諸多的英雄人物氣概與獻身精神,以及對國家,對民族的拳拳之心,一直激勵以後的一代又一代人,並且凝聚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力量源淵……詩詞《滿江紅》響徹祖國大江南北,“還我河山”口號震撼五湖四海、神州大地;諸多的愛國詩歌四處飄揚回蕩;《過零丁洋》與《正氣歌》,激勵世人寧死不屈的頑強鬥誌,不一而足……
南宋精神的實質,誓死捍衛國家統一和民族獨立愛國主義精神!如此可歌可泣時代精神,在南宋的曆史過程中,由無數文臣、武將、愛國誌士和眾多百姓的鮮血與生命鑄成!民族英雄嶽飛、愛國詩人陸遊、對國家和民族一往情深;堅貞不屈抗元大臣文天祥;負帝跳海丞相陸秀夫與國家共存亡,都是傑出代表人物。
曆史的車輪滾滾,輾轉時代的變遷……雖然南宋短暫滅亡,但中華兒女各民族相互之間融合,卻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南宋為世人留下光輝燦爛文化,堪稱中國文藝複興蓬勃發展時代,大力弘揚南宋精神實質,賦有跨時代深遠意義……
宋朝,公元960年至1279年。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王朝正式開始,一直到趙昺跳海殉國為止,總計將近320年。
趙匡胤(公元927年3月21日至976年11月14日),北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宋太祖。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河北涿州。趙匡胤年輕時,曾經在少林寺學習武術。公元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至殿前都點檢。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在位16年期間,趙匡胤加強中央集權,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中國文治盛世,死後葬在鄭州鞏義宋陵之永昌陵。
宋朝分為北宋、南宋。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宋王朝的建立,結束唐末期形成四分五裂的局麵,使中國又歸於統一。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北宋滅亡後由宋皇族逃竄江南建立王朝。
由於與宋同時代的遼、金、西夏等國的強大,北宋與南宋的政權,一直處於風雨飄搖與外族的入侵之中。南宋自建立以來,一直麵臨金國威脅,直至被元國消滅之時,未能恢複北宋時期北方的統治。
公元916年至1125年,在中國遼闊的北方土地上,契丹族建立具有相當規模的政權遼國。遼與五代同時開始,又與北宋幾乎同時滅亡。作為少數民族的統治,雖然與中原地區經常的發生征戰,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麵,卻深受中原漢文化影響。
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的開國皇帝,原本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長,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擊敗剌葛、迭剌等人,公元916年即皇帝位,成立契丹國。而契丹在公元938年改國號稱為遼;公元983年又複稱契丹;公元1066年仍改為遼。
耶律阿保機(公元872年至926年9月6日),漢名億,遼朝開國君主;勇善射騎,明達世務,並契丹餘七部。任用漢人韓延徽等,製定法律,改革習俗,創造契丹文化,發展農業、商業。耶律阿保機(公元916年,後梁貞明二年),群臣及諸屬國上尊號曰大聖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冊;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廟號太祖。